学到几千年圣人传下的那一点真骨血 改掉几千年人人都有的那几个老毛病 我猜很多读者都“读过”王阳明的《传习录》的文白...[作者空间]
华杉 四书,是《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本书的合称。 南宋理学家朱熹注《论语》,又从《礼记》中摘出《...[作者空间]
上个月我邀请了《金字塔原理》的译者汪洱老师,到华与华讲了两天课,大家都听得聚精会神,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月呢,我看...[作者空间]
君子不辩,要明辨,辨析的辨,不要辩论的辩。一起辨析,则一起接近真理;相互辩论,则圣贤也起胜心,相互争胜,各自跑偏,...[作者空间]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作者空间]
好人看人人都是好人,坏人看人人都是坏人,如果居然看见一个好人,没发现他有什么坏,肯定是因为有内情,有阴谋。所以坏人...[作者空间]
舜的心境,前面说了,烝烝乂,不格奸,他的父母兄弟都想害他,但他对他们没有任何恨,只有博大的爱,他只是增厚自己的仁德...[作者空间]
吃一堑,长一德。 【问:“圣人生知安行是自然的,如何?有甚功夫?”先生曰:“知、行二字,即是功夫,但有浅深难易之殊...[作者空间]
昨天一开心,又喝多了。今天要恢复本体。以后还要喝,但是别喝多了,喝到喝而中节,无过不及,恰到好处,身心愉悦。 【“...[作者空间]
天下万事,不管是人际关系,国内政治,还是国际局势,都是是非分明,黑白分明,清楚得很。说“没有对错”,那都是各有利益...[作者空间]
日本的管理,有别于美国管理之处,全部是从儒家思想发展出来。明治维新时期,日本说“和魂洋才”,和清朝的“中体西用”差...[作者空间]
中间那一大段“无”,说的淋漓尽致,王阳明也不能在上面增减一个字,真是不增不减。但是,一开头就说立意宗旨,是“度一切...[作者空间]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性而为,就是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可不是我们现在说的“有钱‘任性’”。把握这...[作者空间]
有根之学,学得不多,但一天比一天精进明白。无根之学,如饥似渴到处去学,学得多了,就轰然倒塌。小时候我们教室里挂着“...[作者空间]
从反省“我不该那么做。”到反省“我不该那么想。”这是知行合一的自省精神。曾子日三省吾身,蘧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作者空间]
读书是要以书为镜,来观照自己,把自己的心搞通,不是要把书读通。如果心不通,却要把那书搞通,就反而会给自己搞出更多事...[作者空间]
朋友之间,批评太多,也会使关系疏远。不要认为你是对他好就批评他,要委婉,多夸奖,用夸奖来覆盖批评。家人之间更不要相...[作者空间]
王阳明的儿童教育法,说得非常精准。我在家时,也自己辅导孩子,难处倒不在于管住孩子,而在于管住自己。因为你要孩子不懈...[作者空间]
因病发药和因药发病。圣人论道,是因病发药,比如王阳明是因聂文蔚的病,给他发一个药,这药不是给你吃的,你别拿起就吃,...[作者空间]
【仆之不肖,何敢以夫子之道为己任;顾其心亦已稍加疾痛之在身,是以彷徨四顾,将求其有助于我者,相与讲去其病耳。今诚得...[作者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