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期奇葩说的辩题是“朋友要不要门当户对”,当时正反双方辩论的集中点好像都是集中在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上的,当然辩题就是这样的。就单纯的从物质生活上来说,我也是比较赞成朋友是需要门当户对的。
但是今天更想要从另一种角度说一说这个“门当户对”。
曾和一群大学同学玩“谁是卧底”的游戏。不管我是不是卧底,最先淘汰出局的总是我,反正几乎是过不了两关就死了。其实我觉得我的表述根本不存在什么问题,但是每每我说出来的话好像就很难被理解。同学们用“奇怪”来形容我。
前两天在操场散步,同学说起微信表情包时说,一群人和一群人用的表情都是不一样的,而且相去甚远。
人和人究竟还是不同的,所接触的事物的不同直接导致了语言行为的差异。
比如说我不看韩剧,从不追韩剧,也不看大部分的综艺节目,所以当在玩“谁是卧底”的时候,同学们脱口而出的从这些电视里面出现的词时,大家都能会心一笑,而我却一脸懵逼。理所应当的,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我就是“卧底”了。
同样道理,并不喜欢用表情包的我在群体聊天中也是极其容易落单的。
这里的“门当户对”更多的则是倾向于兴趣爱好,价值观,追求的目标以及行为处事的方式。《欢乐颂》中赵医生对于曲筱筱的排斥大多也是源自于此。话不投机半句多嘛,我想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是得有些东西相似,至少对于对方所喜欢所追求的不排斥,且有一定的了解。
就好比一个学霸和一个学渣生活在一起,要是学霸每天学习的时候学渣总是冷嘲热讽的,那就不用提友好相处了,多半两个人是敌对的状态。
这样的“门当户对”首先就是一种谈资,应该很少有无话可说的人是好朋友的吧。就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几年不见,各自生活环境的不同导致的没有话题可聊,也会将持续多年的友情一招毙命,何况是新认识的人呢。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一点可以开启你们聊天的欲望的,成为朋友那就是后话了。
如果说朋友在一定程度上是麻烦出来的,那么“追求”在其一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试想一下每次朋友喊你帮忙,你都是一脸无奈,即使再怎么诚恳也是没有用的。几次下来,那位朋友定不会再来向你求救,久而久之,大家再各自的世界里安好,快节奏的生活中从天亮忙碌到天黑,要靠什么来维持你想要的友情呢?
朋友真的是需要“门当户对”的,不论精神还是物质,这不是一个绝对的论断,但至少这么实践,那么这一段关系肯定不会让你觉得精疲力尽。
Ga):H)+�H�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