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大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了人的思维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型思维。
卡罗尔·德韦克博士在她研究生涯的早年,遇到了一些“奇特”的孩子,她给一些10岁左右的孩子一些从易到难的智力测验题目,观察他们如何应对困难。
让她诧异的是,有个孩子摩拳擦掌,欢快地大喊:“我爱这个挑战!”另一个孩子努力做题,抬起头来时“满脸开心”:“你知道,我就想做这种信息量大的测验!”
为什么有人会热爱困难、热爱挑战,并且不害怕其中可能潜藏着的失败?沿着这个发现,她深入研究下去,最终完成了她关于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的理论,并写出了她的重要著作之一《终身成长》。
2 这两种思维模式最大的区别
这两者思维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看待事物角度方式的不同。
1.固定型思维模式者
相信自己的一切是一成不变的。
相信天赋心智都是与生俱来的,要么是聪明,要么是不聪明,要么是对要么是错,为了喜欢做的就是证明自己的能力。
他们很害怕失败,因为失败意味着对他们能力的否定,甚至是对他这个人的全面否定,所以他们的自信很脆弱,不喜欢接受挑战,不喜欢做超越能力范围的事情。有时为了证明是对的,可能做出扭曲事实真相的行为加以掩饰,因为他们要始终证明自己。
2.思维是成长型思维模式者
相信万事万物都是可以努力改变的。
自己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来培养的不断强的,这种思维模式者相信天赋只是起点,努力才能走得更远。才智、技能、兴趣、性情、才艺等等方面,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和练习来改变,来快速成长的。
这两种思维模式者遇到同样的问题,解决办法截然不同,取得成果也相差甚大,拥有成长思维者往往能够通过不断挑战自我,能够取得更多的成功。
03 两种思维模式对孩子影响
两种思维模式对孩子最终影响是什么?那就是决定人生不同的结局。
TED《毅力是成功的关键》,演讲者名叫Angela Lee,她原本是个教师,某日突然想到两个问题:
那些成功人士是否在儿童时代就有所不同?
如果确实如此,那些差异又是什么?
于是,她做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去了西点军校;去看全国拼字大赛;还去访谈最棒的销售人员。
最终她发现,预测孩子成功的关键要素,不是智商、外貌、身体,而是对待挫败的态度。
她发现成功人士,年幼时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挫败,他们更在意的是,挫败后所汲取的经验,而并非失败本身,他们看中不是结果而是成长,是自我不断的完善。这是典型的成长型思维。
我们可以得知两种思维模式者在同样事情面前,选择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导致了最后结果的不同,人生结果也会不同。
04 父母我们该如何更好突破固有思维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方面:
1.父母首先要突破固有思维模式,先相信各方面都可以通过努力成长,相信困难失败都只是暂时的,唯有父母成长了才能更好的影响孩子。
2.在夸孩子时候,要夸努力、夸过程、夸成长,而不是夸天赋、夸结果或夸表现,并且尽量使用描述型而非评论型夸奖 ,比如你这么努力的完成作业,真棒!让孩子相信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我真棒。
3.面对孩子的他天赋,采用引导并往这个方向去努力和学习,而不是觉得天赋就不需要努力了。天赋只是一个起点,要获得专业认可还需要努力练习,成功没有那么难也没有那么容易。
人生重要的是结局不是起点,人生万事万物都是朝夕变幻的,唯有不断改变,前方的路才能更加平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