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游武夷山日记》笔记

《游武夷山日记》笔记

作者: 认真说话 | 来源:发表于2023-08-27 17:39 被阅读0次

武彝山亦称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县城南15公里处,为海拔600米左右的一片低山,方圆60公里,有36峰布列在武彝溪两岸。溪水清碧,浪环九曲。乘竹筏游溪,可兼览山水之胜。

徐霞客游览黄山后,即入福建崇安,开始了他的武彝之游。武彝山为福建著名风景区,虽无特别的高峰,但山中奇景甚多,特别是武彝溪两岸,除了有自然天成的石峰涧水外,还有悬棺这一人文景观,《游武彝山日记》所记之"架壑舟"即是船形悬棺。徐霞客先是乘船沿溪而游,记叙了武彝山中36峰中之大部分山峰。其记以溪水回曲为线索,几乎每曲都有不同景观,然后登陆从山中行,对山中寺庙以及飞瀑林木都一一历尽,游记语言徐缓自然,行笔正如慢水行舟,十分舒畅。但《游武彝山日记》似乎并无浓墨重彩之处,大概因其景色难分高下,难以取舍所致。

徐霞客秉持“只是记录所见所闻“,几乎不涉所思所想。他就这样实实在在地记录自己每天走过的路,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他宛如一世外高人,行动早已胜过言语,所见所闻即是最高级的所思所想。

岩北尽处,更有一岩尤奇:上下皆绝壁,壁间横坳仅一线,须伏身蛇行,盘壁而度,乃可入。余即从壁坳行;已而坳渐低,壁渐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至坳转处,上下仅悬七寸,阔止尺五。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盘旋久之,得度其险。

这段描述非常逼真,几乎能让人想象是怎么过去的。不过对幽闭恐惧症的人来说,很不友好,不得不佩服霞客公的探险精神。

写景状物(好词好句)

(一)山

山:本义是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的部分。最早见于商殷时代的"癸山敦"中(金文),是三座峰峦相接的形状,有山阴树影,使人一望便知是"山"。至于是三峰相接而不以其他数量的峰相接则是因为"三"在 古代经常用来表示多次或多,用三峰列而为"山",便表示多个峰峦相接的意思。这是中国人用"远取诸物"的办法所创造的一个很原始也很典型的象形字。

峰:山的突出的尖顶:~峦。高~。顶~。

峦:小而尖的山。 也泛指山。岗~起伏。重~叠嶂。

嶂:"山"与"章"联合起来表示"像屏风一般的山峰"。层峦叠~。

壁:本义指墙壁,即用土坯、砖石垒砌或用竹木做成的遮挡物。引申为营垒、陡峭的山崖等。峭壁。

崖:高地的边,陡立的山边。如:山崖悬崖崖谷崖壑崖壁崖葬(悬棺葬)、崖岸悬崖勒马

岩:1.岩石;2.岩石突起而成的山峰 。岩石。千岩竞秀。

冈:本义山脊、山梁。山冈。景阳冈。

岗:高起的土坡。岗头。山岗。

谷:本义指山谷,即两山间狭长而有出口的地带或水道。山谷。

坳:山间的平地。山坳。

坞:四面高中间凹下的山地。山~。花~。

01.见溪边一峰横欹,一峰独耸。

02.冲祐宫傍峰临溪。

03.板嶂之旁,崖壁峭立。

04.大藏壁立千仞,崖端穴数孔,乱插木板如机杼。一小舟斜架穴口木末,号曰“架壑舟”(悬棺)。

05.鸡栖岩半有洞,外隘中宏,横插木板,宛然埘榤。

06.回望隐屏、天游之间,危梯飞阁悬其上,不胜神往。

07.入云窝,排云穿石,俱从乱崖中宛转得路。

08.峰骈附于大隐屏,其腰横两截痕,故曰“接笋”。循其侧石隘,跻磴数层,四山环翠,中留隙地如掌者,为茶洞。

09.诸峰上皆峭绝,而下复攒凑,外无磴道,独西通一罅,比天台之明岩更为奇矫也。从其中攀跻登隐屏,至绝壁处,悬大木为梯,贴壁直竖云间。梯凡三接,级共八十一。级尽,有铁索横系山腰,下凿坎受足。

10.攀索转峰而西,夹壁中有冈介其间,若垂尾,凿磴以登,即隐屏顶也。有亭有竹,四面悬崖,凭空下眺,真仙凡夐隔。

11.仰视所登之处,崭然在云汉。

12.岩壁屹立雄展,中有斑痕如人掌,长盈丈者数十行。

13.谷尽,忽透出峰头,三面壁立,有亭踞其首,即天游峰矣。是峰处九曲之中,不临溪,而九曲之溪三面环之。东望为大王峰,而一曲至三曲之溪环之。南望为更衣台,南之近者,则大隐屏诸峰也,四曲至六曲之溪环之。西望为三教峰,西之近者,则天壶诸峰也,七曲至九曲之溪环之。……其不临溪而能尽九溪之胜,此峰固应第一也。

14.立台上,望落日半规,远近峰峦,青紫万状。

15.三仰之下为小桃源,崩崖堆错,外成石门。由门伛偻而入,有地一区,四山环绕,中有平畦曲涧,围以苍松翠竹,鸡声人语,俱在翠微中。

16.城高岩矗然独上,四旁峭削如城。

17.两石兀立如鼓,鼓子岩也。岩高亘亦如城,岩下深坳一带如廊,架屋横栏其内,曰鼓子庵。

18.仰望岩上,乱穴中多木板横插。转岩之后,壁间一洞更深敞,曰吴公洞。

18.望三教峰而趋,缘山越磴,深木蓊苁其上。抵峰,有亭缀其旁,可东眺鼓楼、鼓子诸胜。山头三峰,石骨挺然并矗。

19.穿亭入石门,两崖夹峙,壁立参天,中通一线,上下尺余,人行其间,毛骨阴悚。盖三峰攒立,此其两峰之罅;其侧尚有两罅,无此整削。

20.一峰与猫儿石相对峙,盘亘亦如鼓子,为灵峰之白云洞。

21.登楼南望,九曲上游,一洲中峙,溪自西来,分而环之,至曲复合为一。洲外两山渐开,九曲已尽。是岩在九曲尽处,重岩回叠,地甚幽爽。

22.岩北尽处,更有一岩尤奇:上下皆绝壁,壁间横坳仅一线,须伏身蛇行,盘壁而度,乃可入。余即从壁坳行;已而坳渐低,壁渐危,则就而伛偻;愈低愈狭,则膝行蛇伏,至坳转处,上下仅悬七寸,阔止尺五。坳外壁深万仞。余匍匐以进,胸背相摩,盘旋久之,得度其险。岩果轩敞层叠,有斧凿置于中,欲开道而未就也。

23.隔溪观八曲之“人面石”、七曲之城高岩,蔚然奇丽,种种神飞。

24.由云窝入茶洞,穹隆窈窕,再至矣,再不能去!

25.由云窝左转,入伏羲洞,洞颇阴森。

26.顺流鼓棹,两崖苍翠纷飞,翻恨舟行之速。

27.迷荆丛棘,不得路。

28.石旁峰突起,作仰企状,鹤模石在峰壁罅间,霜翎朱顶,裂纹如绘。

29.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

30.危崖千仞,上突下嵌,泉从岩顶堕下。岩既雄扩,泉亦高散,千条万缕,悬空倾泻,亦大观也!其岩高矗上突,故岩下构室数重,而飞泉犹落槛外。

(二)水

潭:本义是水名,即今柳江,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后来把深的水池叫做"",引申为深,深邃。泥潭。深潭。

溪:本义一般认为是山间的小河沟。后泛指较小的河流,水文学上一般指窄于五米的水流。

涧:山间流水的沟。山涧。

涯:水边。水涯。天涯。

01.下一潭深碧,为卧龙潭。

02.而舟亦以溜[急流]急不得进,还泊曹家石。

03.惟北向无溪,而山从水帘诸山层叠而来,至此中悬。

04.自茶洞仰眺,但见绝壁干霄,泉从侧间泻下。

05.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06.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07.余前从上瞰,未尽其妙,至是复造其下。仰望突泉又在半壁之上,旁引水为碓,有梯架之,凿壁为沟以引泉。

08.其坳仅二丈,上下俱危壁,泉从上壁堕坳中,复从坳中溢而下堕。坳之上下四旁,无处非水,而中有一石突起可坐。

(三)其他

01.落照侵松,山光水曲,交加入览。

02.舟泊金鸡洞下,迥不相闻。

03.乃沿溪觅路,迤大藏、小藏之麓。一带峭壁高骞,砂碛崩壅,土人多植茶其上。从茗柯中行,下瞰深溪,上仰危崖。

04.旁路穷,有梯悬绝壁间,蹑而上,摇摇欲堕。

05.岩在峰半,觅徐仙岩,皆石壁不可通;下梯寻别道,又不可得;蹑石则峭壁无阶,投莽则深密莫辨。

06.余裂衣不顾,趋就之,复不能前。日已西薄,遂以手悬棘,乱坠而下,得道已在万年宫右。趋入宫,宫甚森敞。

07.庙前大枫扶疏,荫数亩,围数十抱。

08.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09.循岩隙攀跻而上,几至幔亭之顶,以路塞而止。

10.从此越岭,即水帘洞路;从此而下,即突泉壁也。

11.登山入一隘,两山夹之,内有岩有室,题额乃“杜辖岩”,土人讹为睹阁耳。

徐霞客只是记录所见所闻,几乎不涉所思所想。他就这样实实在在地记录每天走过的路,看到的风景,遇到的人。他宛如世外高人,行动胜过语言,所见所闻是最高级的所思所想。

相关文章

  • 福天福地福建篇八碧水丹山话武夷(二)

    武夷山自然遗产 一天游峰:不到天游,等于白游!这是武夷山当地的顺口溜,武夷山天游峰位于武夷山景区...

  • 崔小宝的作文09-游九华山

    游九华山 游完武夷山,妈妈和她的朋友又相约去九华山游玩。 我们先从武夷山北...

  • 浅读《徐霞客游记》11 ‖闽游日记

    徐霞客曾经五次游福建。第一次为万历四十四年(1616),见《游武夷山日记》。第二次为泰昌元年(1620),见《游九...

  • 浅读《徐霞客游记》五

    《游武彝山日记》是万历四十四年(1616)徐霞客游武彝山时的游记。武彝山亦作武夷山,在福建北部,是我国著名风景区。...

  • 游武夷山

    来武夷山风景区,武夷山的九曲溪漂流可谓一绝,不可不游,今日一游果真名不虚传。武夷山的溪水清澈见底,要不是昨日下了一...

  • 山高水长

    国庆假日,游祖国山高水长。 武夷山...

  • 参加武夷山骑游方案

    武夷山骑游活动 计划九月二十四日(周六)参加武夷山骑游 活动时间 上午8:00点—11:30 半天时间 活动线路 ...

  • 游武夷山

    也许是我知识浅陋,对武夷山的了解仅限于它的特产——大红袍。今年春节假期我有幸见识了它的真面目。 正月初三我们乘飞机...

  • 游武夷山

    登临送目天游峰, 雁阵排空云自悠。 碧水丹岩呈异彩, 层林尽染着锦绣。 三弯九曲裹青嶂, 数点竹排竟漂流。 摇桨挥...

  • 游武夷山

    心有清溪九曲湾 也生孤闷斧开天 白蝠有愤说不得 灵猴无迹向深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游武夷山日记》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ds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