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呱呱坠地开始,直到死亡的这段时间,每一个生命都会逐渐的被赋予多种关系,比如父亲,母亲,朋友,师生,同事等等等等。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场景,我们可能会对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
比如小时候,你可能觉得父母对你太苛刻,以至于怀恨在心,但是长大后却发现,其实那时候的苛刻还是蛮好的。再比如,起初你对朋友的准则是一起玩的开心,后来却又变成了以互利共赢为基础。
那为什么会有这些转变呢?究其原因,是因为变化。你在变,能挑起你情感的事物也在变,变不到一起,自然就会产生与之前不同的情感,这是人生常态。
人生就是这样,每个人都在生命的时间线上,一边遗弃,一边添加。但是,有一个东西,它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做遗弃或者添加操作的,这个东西就是变化。
是的,我们可以丢弃一些陈旧的思想,可以断绝与某些人的往来,可以丢弃上一份工作,可以接纳下一份工作,但是,我们始终无法做到对变化怎么样。变化,是唯一一个与我们长相厮守的东西。所以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与我们长相厮守且被时常忽略的东西,再来研究一下我们应该对它抱有怎样的情感。
二零一七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收到了一条信息:大鱼,你说,既然人生是虚幻的,那人为什么还要活着?人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这条信息来自中国顶尖高校的一个生物学方面的博士,同时,也是一位抑郁症患者。虽然不是面对面聊天,但我依然能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很多负面的情感。
我很能理解他的痛苦,除了相似的抑郁症背景以外,我也曾为这个问题苦恼不已,只不过,我对此苦恼的时间比较早,大概是我十九岁,还在上大学二年级的时候。
那时,我为了解答很多关于人生的困惑,每天晚上都会一个人在操场一圈接着一圈的走,一边走一边思考论证。因此,对于很多问题,我早早的就有了答案,也就没有像他那么痛苦了。
那么,人生是虚幻的,是虚无缥缈的吗?他口中所说的虚幻究竟该作何解释?我们又该对此抱有怎样的态度?是消极还是乐观?
自从二零一六年,也就是我大学本科毕业两年后,到二零一九年我患抑郁症期间,有很多人问过我类似的问题。而且,我发现了一个现象,越是出身名校,越是学历高的人,越容易被此类无厘头的问题折磨。
为了发现和理解变化,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就拍照吧。
现在,你拿起手机,随便摆出一个动作自拍一张,我们把这张照片命名为P1。
然后,不要动,保持那个姿势,再拍一张,我们把这张照片命名为P2。
好了,现在你可以动了,看着这两张照片,思考一下,P1是否等于P2?如果继续自拍下去呢?
乍一看,同样的姿势,同样的背景,同样的服装,同一个人,P1似乎没有道理不等于P2,但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从正面不好证明,那我们就用反证法。假设P1等于P2,那么P2就会等于P3,P3就会等于P4……P1就会等于PN。
二十五岁的你等于八十岁的你。显然,假设是错误的,因此,P1必然不等于P2。
那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却是第一张照片和第二张照片一样呢?因为,人的眼睛有它本身的局限性,它无法精确的观察出同一事物在不同时刻的差别。就像中学物理课中的力学实验一样,我们用力摁下课桌,无法直观的看到课桌发生了形变,但是对面的小光点却发生了实实在在的位移,这才证明了课桌的确在压力之下发生了形变。
同样,我们无法直观的看到两张照片的差别,不代表它们之间没有差别。好,现在我们知道了,P1不等于P2,或者说,P1已经变化了,无论它们之间的时间间隔多么微小。
那么现在,我们该如何描述这种现象?这么说吧,假如你生活在一个很原始的社会,人们都在打猎,钻木取火,但是你很厉害,你是第一个思考哲学的人,别人都认为今天看到的这颗大树与昨天看到的一模一样,是的,同一棵大树,看起来还真是一模一样。但是,你知道,更准确的来说,昨天看到的大树与今天看到的它就是不一样,它肯定是变了。那么,关键是,你怎么用人类语言来总结这种现象,告诉世人真理呢?
第一,很简单,就是世界是运动的,一切都是变化的,但这种描述方式只适合从宏观上来理解。比如,院子里的树,春天是一个长相,夏天是另一个长相,秋天继续换一个长相,很显然,它不是一成不变的,由此,我们得出结论,世界是不断变化的。从宏观层面来说,这种描述变化的方式简单易懂。
但是这种宏观上的描述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时间线太长,时间线一长,这种常识性的认知几乎不起作用。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一旦处于困境,他迫切需要的是摆脱困境,他会对时间非常敏感,如果你对他说,我们再努力一下,坚持再坚持,我们一定能摆脱困境。
这样的鼓励在生活中比比皆是,但是很可惜,几乎是废话。是啊,坚持就能赢,关键是,还要坚持多久?如果你说,坚持五天,十天就好了,那么他肯定有坚持的动力,正是因为时间线过长的暗示,让许多人失去了抗争的动力,就此一败涂地。
第二,说的玄奥一些,就是一切皆虚幻嘛。就是你所看到的已经不是你所看到的了,你脑子装的东西,严格来说,已经是过去的了,而现在,它是全新的。你想要革新脑子里装的东西,恭喜你,你又装进了过时的东西,而不是现实的,因为,你正在装进去,它也正在变。所以,你所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假的,都是不符合现实的。
把变化用虚幻一词来定义,是一种微观层面的表达,正如我们上面的论证方式一样。这种描述的优点很明显,就是你能感觉到一切都是快速变化的,一切都是以一种极快的速度推进更新。因此,对于处于困境中的人来说,他知道事情变化非常快,那万一明天就能扭转局势了呢?而不是两三年。因此,他更有坚持,或者抗争的动力。
但是,这种微观上的描述也有缺点,那就是容易误导人。就如那个博士朋友一样,误认为人生是没什么实际意义的,给人消极的指导。如果不加以改正,可能真的就会失去奋斗的动力。
我见过因此而失去动力的人,他们跟大多数人明显不一样。大多数人的眼睛是明亮的,走路快,看起来很精神,很有追求,恨不得把自己的银行卡装满。但是失去生活动力的人就比较迟缓,虽然看起来跟正常人一样,但就是缺少了一种力量感,一种疯子感。
需要再三强调的是,虚幻这种描述,它仅仅是在表达一种对事物的认知,也就是变化,而不是某种普世价值观。
当你有了烦恼,有个人对你说,一切都是虚幻的,意思不是指责你所做的事情没有意义或者很无趣,而是在说你的烦恼在快速变化,围绕着你的局势也在快速变化,在你烦恼的时候变化,在你睡觉的时候变化,既然都在变化之中,那么,你所遭受的烦恼是不是很快就过去了?这样就会乐观很多是不是?
当你得意而忘形的时候,有个人说,一切皆虚幻,意思不是说让你开心的那件事是不真实的,是假的,而是在说,你的得意忘形本是上一秒发生的事情,这件事仍在变化,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变化,在你睡觉的时候变化,那既然都在变化,变化成不好的也不是没有可能,那你有什么好得意而忘形的呢?这样,你是不是就会很快冷静下来,不至于为得意忘形而付出代价。
这多好?
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喜欢将变化以微观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虚幻。这种表达形式让人细思极恐,很没有安全感,我喜欢没有安全感的那种紧迫感,很容易让人拥有力量。
顺便,我们再来重温一下那位博士朋友的问题,为了直观和方便,我们把虚幻一词替换为变化一词,那么,问题就成了,既然人生是变化的,那人为什么还要活着?既然人生是变化的,那人活着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这。。。
文章首发于公众号:王大鱼说(dayusay)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