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饭菜如果不合口胃,人就没心情吃饭,身体所需的营养就会跟不上。健康就会出问题。而孩子读的书呢,如果不是孩子所感兴趣的书,孩子不但不喜欢看,而且还会抹杀了孩子看书的兴趣。
就来说说我家女儿吧。女儿三年级之前,所看课外书是非常的少。我曾经给她买过一套注音版的名人传记,希望她从小能了解一下名人的事迹,事实上,女儿是不喜欢看这套书的。童话之类的书也给她买过一些,但是我没亲子阅读,孩子自己读得也有限。因此在这之前,她的阅读量是很小的。这些我们家长有很大的责任。后来三年级时,她读了伍美珍的书,伍美珍的书都是些校园题材,很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孩子一下子迷上了。再后来,双11那天,我给她买了27本的伍美珍的书,孩子总算过足了书瘾。看到哪本书好,哪些地方写得很幽默,她还会向我介绍。她的阅读兴趣由此被激发出来了。
到了四年级,孩子看的书也更多了。杨红缨的书也看了很多。这些校园小说,在我看来,是一点营养也没有的。但是孩子喜欢看,那就随她了。转眼又到了双11,我与孩子商量该买哪些书。这个时候,孩子对伍美珍的兴趣已经过去,她没再要求买她的书。孩子刚刚从花季雨季报纸上看到六年级的孩子推荐的《明朝那些事》,就说买这套。然后她自己又选了注音版的《史记》、老舍的《猫》另外她还挑了一些查理九世的书。我想起三年级的时候,老师是不允许孩子们把查理九世的书带到学校去的。因此在下单的时候,我又犯了一个错误,把她挑的查理九世去掉了,为防她闹,只给她留了一本。书寄到的时候,女儿果然呆了:“怎么只有一本查理九世?”我只好说:“钱不够了。”如此如此。女儿倒也懂事,既然别的书都有,那么就先看别的书吧。
然而令我想不到是:《史记》她只看了一篇。我去翻这本书时,她还对我说:“我敢保证,这本书你肯定不想看下去。”后来果然如此,因为我们对历史的兴趣实在不大。至于《明朝那些事》她也只是翻了一下,没兴趣看。也难怪她,我自己都没兴趣看这些书,一个10岁的孩子,哪有兴趣去研究历史?
想看的书没有,不想看的书倒有一大堆。这真是一次失败的购书。没有了可看的书,孩子的兴趣就转移了。每天放学一回家,就是打开电脑看《蜡笔小新》有那么一段时间,课外书她根本不碰一下。
也许家长们的想法不错,就是希望孩子看些经典的书,有营养的书,殊不知,以孩子的能力来看这些书,根本无法理解这些经典中的意味,他们看了只是味同嚼蜡。这样看书,孩子不失去兴趣才怪。
我想起了自己看戏的事。我只喜欢看越剧,却不喜欢看京剧。然而有一次,我看了京剧《春秋亭外风雨暴》,不禁为其中的唱词叫好。后来再看,喜欢了其中的意境,再后来,也喜欢上了这种唱腔。于是我索性把《锁麟囊》全剧看了几遍,常看常新,每次看的体会都不同。书也一样,好书不厌百回读。是好书,孩子能理解了,他自然就会找来读,并且常读。孩子不能理解,家长万不能把自己的兴趣强加于他。
我想起女儿曾对我说过,想看《窗边的小豆豆》,于是百忙之中,赶紧把小豆豆系列的书找来给她看。看着她重新捧起书本,津津有味地读。当妈的也笑了。看完小豆豆系列,该给她买查理九世拉。
孩子看什么书,家长真是责任重大。不但要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还要努力发现他的兴趣所在。在他们的阅读道路上,我们唯有努力地保护好他们的阅读兴趣!
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