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有剧透)
看了这个电影我想到一个词--令人愉悦的忧伤。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是十几年前听老罗语录的时候。当时觉得老罗又酷又NB,讲的一切那么犀利荒诞,听着又那么的有道理。这个世界的物质条件好了,忧伤反而成了有味道的调味品。
很多人都是做好功课,带着一包纸巾去的。听说有泪点,准备好好的过去哭一场。明明知道看了会难过,看了会哭,还要去电影里面被虐,这就是所谓的令人愉悦的忧伤么?
为什么人们喜欢看悲剧呢?其实就我的理解来说,在悲剧背景下,展现的感情更打动人心,就像喝了一碗苦涩的中药,只为吃一颗比平时更甜的糖。或者是带入了自身的情感、经历,深受触动,觉得这些苦曾经吃过,帮助自己回忆一下从前的不易。觉得自己也跟着主角们一起经历了一场生离死别。然而,就像最近流行的一句话一样,这个世界根本不存在感同身受。我想,能做到一个“懂”字已是极好了。
回到电影。电影前半部分十分的平淡,讲述了两个人的相识,怎样在一起同居,男主又怎样为女主找归宿,平铺直叙到把女主顺利嫁掉。这真的是普通到不行的故事了,还有人说男主拆散男二和女二,只为女主一个人幸福的剧情就是价值观的扭曲,表示接受不了。心疼男二,应该叫男二的悲伤故事。男二确实很悲催,被拆散了原本的感情,爱上了女主,却被女主拿来当做宽慰男主的宽慰剂。后来又追随男主而去,留下了孤独的男二一个人心碎。赤裸裸的勾引,直爽的告白,温情的送饭,谁能挡住陈大发那清澈无邪的眼神呢。男二相信了爱情,伪装出来的爱情,而自己也深陷感情之中,成为了这个剧唯一真正悲伤的人。且不说这公平不公平,来看下半部分。
下半部分像是上半部分的注释,来揭前面隐藏谜面的谜底。为什么男主的名字叫做K,为什么女主要去主动接近K,女主早知道男主病情的来龙去脉,男女主角的结局......主要是女主视角来叙述。很多人的泪点来了。
说一下我自己的泪点吧
1,女主的父母和妹妹是一场车祸去世的。这个世界她能依托的只有男主了。当她得知男主得了绝症以后,她脑海中出现了幻想,那辆载着她父母妹妹的车飞快的从她身边驶过,开向了深渊般的隧道。男主出现在了车里,拼命的敲打车窗。曾经带走她所有亲人的死亡之车连她身边的唯一也要夺走。这是一种无能为力,生活中出现的时候,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不想发生的事情发生,却只能站在原地无法向前迈出一步。而这种无力感就是悲剧的源泉。能体会这种无力感,自然免不了一阵伤感。
2,她放下代表新生活的项链、婚戒、房门钥匙,去医院里找男主。在男主哭的拧巴了的脸上抚摸着,若无其事的说着种种,好像男主仅仅是得了一场感冒。其实这个时候她已经做了决定。女二对男二说,我们都低估了爱情。他们看来,这是一场舍身忘死的爱情。然而在我看来那已经超出了爱情,男主已经是女主对这个世界的唯一寄托了。所以爱谁就跟他去死,并不是我提倡的价值观,哪怕在世界上再没有其他的亲人。但是我可以明白女主的选择,十几年来那就是她的世界,后来又遇见其他的人又能怎样呢,那都不再是他了,而她只要他。她心里已经嫁给了他无数次,在和他演练婚礼流程的时候,在试婚纱的时候,在挽着他的手走进教堂的时候,在每天晚上同床而卧的时候......她知道,他走了,她只能僵尸般的活着。想起在看《天下无贼》的时候,刘德华演的贼死了我并没有哭,但是在刘若英怀着孩子一口一口边哭边吃饭的时候我哭了,最爱的人走了,悲伤却不敢放肆地任由自己悲伤,这种绝望之中怀着希望,强迫自己继续走下的坚强感动了我。而这部电影中,女主最后随男主走了,她的不坚强,她的脆弱,她对男主深入骨髓的依赖,同样让我感动。谁说一定要坚强的活着才值得人尊敬,谁知道她去另一个世界不会更快乐呢。
很多人吐槽这个电影的价值观。
有些地方我也觉得这个思想太老套了。比如性的问题。总觉得男主真的太大男子主义了。他们一起一个床上睡了十几年,都没有发生关系。难道他觉得和女主发生了关系,女主就会损失什么,所以忍了十几年。这是真的为女主好么?女人难道就不配得到身体上的愉悦么?只能用贞洁与否来判断得失么?他真的喜欢她,应该尊重她的需求,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拿世俗的得失来判断该不该。女权主义要敲黑板了。
总之,看了电影,哭了,半懂不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