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带领孩子学习12个月份,把背诵分解成了一个个的小程序挺好的。其实每一件事都可以这样分。先带领孩子读一遍,又边写边读一遍,再打乱顺序读一遍,我说英语他说汉语,音和义结合,这一环节有些卡,多来了几遍,慢慢的到我说汉语他说英语,先按照顺序,正序、再倒序再没有任何顺序。差不多的时候,把月份和季节相联,让孩子做思维导图,既是在意义中掌握。意义中掌握亦是如此反复,最后留下家庭作业,回家写10遍,再背诵,明天提问,查找出漏洞,再来,直到掌握住为止。
2.午休是被梦唤醒的,如实常常也就罢了,人往往在现实中受到了创伤,就会去梦里寻找答案。现实的人们是一种超我,梦中可以畅游实现自我。就像童话里的那个美人鱼一旦上了岸就再也回不去了。我认为水上还是水下的生活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当初的选择是她的深思熟虑。突然不相信那个谁说的上去了就下不来了,为什么呢?害怕给鱼界造成混乱吧?品品《飞越疯人院》吧。所以在现实中少一些禁锢吧,尤其是对孩子,帮助他们分析事物的理,留给他们做选择的权利!
3. 《给教师的建议》第7条: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魏老师在这一讲的共读中把45诗学生的诗读完,想说明什么?本文中做:“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的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他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火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满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对这些知识生硬的考试就是目的,但也应该成为手段,所以现在的英语考试阅读和书写占据了主要的部分,其实就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英语是语言,通过阅读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互动。教师怎么教学?教师首先要修炼自己对知识的敏感度,让知识在自己的思维活起来。可以举个例子吗?如果像上面以12个月份单词为学习目标,一年为什么有12个月份,又是依据什么划分的呢?人们在生活中哪些活动和月份息息相关,为什么呢?我们怎么表达自己的生日呢?对自己参与什么的意义呢?就可以达到让学生“借助词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并且此联系地认识词本身的极其细腻的感情色彩。”
第8条 关于获取知识。是交集点的内容,和现在提出的大概念教学可以糅合,点和面的密切关系。对教师的备课提出很高的学科素养。
4.小男孩开始关注外部形象。百度了一下青春期孩子父母的职责,结合理论知识此时的孩子生理和心理方面发生了变化,是出现各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此时的父母应转变为教练角色。对于我刚好可以弥补对他幼年时缺失的关爱,从生活小细节,诸如洗脸、洗澡、刷牙等再次间接性指导,与他人的交往、学习能力等再提升。
今天爸爸带他理发、买了新衣服,他提出了想继续矫正牙齿的想法。关于矫正牙齿是最后的好时机,真的希望这次可以一步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