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好的习惯呢?
首先这个“好”字就很难定义。初心和结果经常相悖,驴唇不对马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太理想化,经常被我们精心培育出来的东西,是“转基因的”。
所以说,洛克那一套,可以借鉴,但别期望太高。
养孩子,跟做实验,在我看也没太大区别,底层逻辑都差不多,每位家长都是“科学家”,都不容易。
小时候,我精神头儿特别大,据说我在婴儿时期,就觉少,全家人一起出动哄我睡觉。最累的是我爸,抱着我,花两块钱,坐地铁去。怕我着凉,给我裹得严严的,只露出一个脑袋。两只胳膊不敢放松,就那么愣生生的抱着。在二号线上坐好几圈,不敢下车,就为了让我能多睡会儿。我也真是神奇,一坐地铁,就安静的跟小猫儿似的,不哭不闹,睡得可香了。下了地铁,一回家,一把我放床上,嗷嗷哭。
我家里人因为这事,成宿成宿睡不好,头疼的很。
最后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我扔到姥姥家去。他们不管了。
我上学后,我妈为了让我养成早睡觉的习惯,真的费了不少心思。
成套成套给我买书,郑渊洁的,杨红樱的,林徽因的,黑柳彻子的,庄大伟的。
还有所有耳熟能详的名著,只要是你听过名字的,我家都有。什么《海底两万里》《秘密花园》《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红与黑》《鲁宾逊漂流记》这种基础操作肯定是少不了的。
当然了,这些必读书目我并不喜欢,尤其是国外的名著,人名那么老长,谁爱看啊?小孩子,就该看小孩子爱看的书。能看进去,才能发挥书的作用。否则只能是“瞎子的眼睛”罢了。
书柜满满当当,脑子空空如也。
这一点,我特别感谢我妈妈:她特别喜欢给我念书,讲故事。
我妈妈其实是个挺懒得人,懒得思考。大面儿上过得去就行。对育儿这一套,是属于“混不吝”的类型。你必须听我的,但至于我对不对,你先别管。只要我顺着她的大方向,不拱她火儿。她其实是很好说话的那一类家长。
小学,在我妈带我去了几次图书大厦之后。我尝到了甜头,一头扎进书的世界。那时候,我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就是西单图书大厦二层,儿童区。往地上一坐就是一天。安静极了。废寝忘食,根本不想回家。
可孩子的阅读速度是很慢很慢的,专心致志的看,也不过几个章节的功夫,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吸收率很低。专注度也不够,看看这本,挑挑哪本。是孩子们的通病,我也不例外。
一来二去,我妈看出了能让我安静下来的办法:看书。所以我喜欢看什么,她就买什么。买回家去,晚上睡觉前,给我读。让我养成早睡觉的好习惯。
这个“读”可不是平平无奇,语调平稳的那种机器人式的读。是一种,畅快淋漓的朗诵!
在我印象里,我妈声音特别甜,念故事书一绝,绘声绘色的,特别吸引人。如果我妈年轻的时候去当个广播员,那这个台的广播收听率保证特好!
因此,我对书的吸收度大大提高!
小时候,我最爱看的,是郑渊洁,杨红樱,庄大伟的书。
因为故事特别新颖有趣,跌宕起伏,可以说是满足了孩子所有的奇思妙想。
到现在为止,我还能记住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红沙发音乐城,金门,银门......那些有趣的章节。
对于孩子阅读的启蒙,我妈妈是真正意义上的满分妈妈。
庄大伟的书,不是很有名,很多人可能没有听过,但他写的《心灵窃听器》却给我的童年留下的印象最深。
这本书,是我妈妈选的,买回来,每晚睡前念给我听。每天念1-2个章节。
这本书,是略带点“悬疑”感的儿童读物,大概内容是,主人公某天在机缘巧合下,捡到了可以偷听别人心里活动的收音机,从而引发的一系列有趣的故事。
从我妈妈第一晚给我读它的那一刻,我就着了魔。
印象里,这一幕仿佛就在昨天:我盖好小被子,把被子拉到嘴上面一点点。平躺在妈妈的旁边。斜着眼,满怀期待的看着正依靠着一个大枕头,斜靠在床头,举着一本书的妈妈。屋子里是昏黄的暖光灯。曲折新奇的故事,就那么,一个字一个字的,从妈妈的嘴里读出来。
她的语气时而平缓,时而急促。故事的情节,就那样拉开序幕。
我常常越听越兴奋,不时笑出声来,在床上撒了欢。或是被什么情节吓得躲进被子里。1-2两个章节很快就读完了,这时候,我还意犹未尽,根本等不到第二天的这个时刻。摇晃着妈妈的手臂,央求着,还要妈妈继续读。
我妈妈看我爱听,她就特别有成就感,经常禁不住我的央求,再读上几页。
拖到时间已经不能再晚的时候,才绷着脸,做出要发火的神态。一下子关了灯,呵斥一声:“睡觉!”
总之,早睡觉?是不能够的。
现在想来,对于阅读的渴望和语文学习的热衷全部来源于母亲。虽然她的初衷是想让我早点睡觉,可是教育常常是无形且影响深远而巨大的。
在童年时期,我的阅读速度就已经很快了。常常读一本书只需一周的时间。长大后,我更加无法忍受对于结局的未知。看书的速度和时长更加迅速。一本书,只需三天,即可。
读到耐人寻味的好书,夜里偷偷开着小灯,也要读完。
长大后,我们母女间的许多矛盾点,都在于性格太过迥异。我慢性子但很倔,不会说好听的话。她急脾气却毫无原则,刀子嘴豆腐心,需要经常呵护她的情绪。
因此我俩其实吵过不少架。
我妈妈偶尔的会问我一个很具有“哲学性的”问题:我是不是一个特别不好的母亲?
每每听到这话,心里都是酸酸的。
似乎我对她所有的不满,一下子全部都被抹除。只笼罩上一层,淡淡的忧伤。一种无法回馈于她什么的遗憾。
如若她是一位不好的母亲,我就一定是个“罪大恶极”的女儿。
而那个坐在床边,昏黄灯光下的她,侧着的脸庞,就那么浮现在眼前。
是的,这个她,是“最完美”的。
是的,这就够了。
现在,她已经不给我读故事书了。
而我还是爱听书,听书变得异常方便简单,随意打开一个APP,自然有更专业的人来给你读书。
我看完,听完什么好书,会推荐给我妈妈。跟她叨唠叨唠大致的内容和情节。她就那么听着,附和我几句。
她渐渐成为了我的听众。
其实她“不爱”看书。
能让书充斥在生活中大部分时间上的人。都有人来替他“生活”。
她会利用工作之便,给我订杂志《人民文学》《北京文学》等,从未停止。
这成了我们之间,永远的默契。
也是我们共同养成的,最好的“习惯”。
而养成这个习惯,所付出的代价,绝不仅仅是那些,昏黄灯光下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夜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