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引子
说不到新疆,就不知中国有多大
说不到喀什,就等于没到过新疆
到了喀什,才发现真的是有些讨扰
景区就在别人的家门口
我们眼里所谓的风景
就是别人家的日常
在这遥远的地方
在别人的家门口游走
想起三毛,不自然的哼起《橄榄树》
主动流浪
在镜头里流浪,街上的孩子闯入镜头
捂脸的小女孩要我删了我的街拍
她一扬手,手串挂在了树梢
我摇动树干,帮她取回了手串
交流之后,孩子表示愿意留在我的镜头
在这里,说会走路的娃娃就会跳舞
在这里,说不跳舞的人会枯萎
在这里,说话不如跳舞
在喀什的街头走一走
想起那句调侃的Nsnm
你是你吗?
你 是 你 梦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69062/8dc93d83f22d944b.jpg)
(二)走向帕米尔
喀什古城开城仪式后,没有进城,而是一路向南,沿G314,向帕米尔高原进发。
通向塔县的路,绿洲地带有点像民乐至张掖的212,路过一个小镇,瓜果飘香,连吃带买。
过疏附,进入阿克陶,正式迈进帕米尔高原。路旁边是入云的雪山,河里流趟着水泥色的水。山上到河里,寸草不生。到处都是泥石流流过的痕迹。
上了一个台地,来到了布伦口水库。这座淡绿色的人工湖泊,像一块玉静静的遗落在白沙之中。山是白沙山,湖是白沙湖,湖边还有白牦牛,再加上不远处的雪山和绕着雪山的白云,天上地下一片纯净。
公路沿河而上,远处慕士塔格雪峰迎面而来。慕士塔格峰是昆仑山脉的主峰(海拔7,546米),想起毛主席的《念奴娇·昆仑》:横空出世,莽昆仑……
公路一直绕着慕士塔格旋转,路过登山营地,路过中塔边境的卡拉苏口岸,路过蚊虫王国的大湿地,到达石头城。
塔县石头城,据说法显和玄奘出行西域时都到过这里。想起那首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说话……
荒凉的石头城下,是平缓宽阔的金草滩湿地,远处依然是寸草不生的荒凉。帕米尔高原,在绿洲与荒野的切换中,让人浮想……
帕米尔景区的门口,偌大的广场上,四周都是牦牛火祸的招牌,热气腾腾的火锅加上冰冰的大乌苏,又想起主席的诗词: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69062/ebae23b6d15921b3.jpg)
(三)塔什库尔干
清晨从塔县出发,前往盘龙古道。上车后发现轮胎压力过低。找到一家汽修店,打电话店主10分钟赶到。4个轮胎测压充气,收费5元。帅气维族小伙的服务非常“亚克西”,价格相当的公道。
很快到达盘龙古道的入口,那句高德导航经典的台词早已家喻户晓:今天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36公里的单行道,N多的U形弯,螺旋式的上升到达海拨4200多米的制高点。站在山顶俯看,想来根本没有所谓的弯路,世上本就没有白走的路。
汽车飞驰而下,山下是一片绿洲。很快见到一片田园牧歌式的景象,这里也是一个4A级景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景区。大家开始疯狂回忆那部黑白的《冰山上的来客》。导游娜依复述了剧情的梗概,儿时的电影记忆开始复苏。在这里我们没有停留,来客成为了名符其实的过客,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去塔吉克族家里做访客。
午饭后敲开了一家院落,主人古丽用奶茶接待我们,一桌子的干果让随行的孩子大饱了口福,女人们穿上了塔族的传统服饰。在院子里乘凉,主人告诉我们他们房子的墙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把原住居民的院落变成5A级景区的一部分,这个做法也很"亚克西"。
返回塔城的路上,再次与慕士塔格峰相遇。雪下脚下是一片叫喀拉库勒的海子。雪峰依然披着神秘的云纱,天上的云变化多端,眼前的水微波荡漾。这里的风吹来四面八方的游客,又把他们吹向四面八方。
听说昨天的来路发生了泥石流,果然在白沙湖附近遭遇堵车。这里的泥石流不是由于降水。而是源自于山顶冰川的雪崩。泥石流是真正来自于冰山上的来客,携沙带石的滚滚而来,最终汇入地老天荒的时间洪流。
晚餐在离喀什不远的"乌帕尔"镇上解决。来时在这个镇上买过水果,此刻归途中的小镇显得灯火可亲。大碗的茯茶,浓烟四起的烤肉摊,这里估计是全中国能见度最低的夜市,人头在烟雾中攒动。
进入喀什市区已是凌晨一点,同行的朋友依然想去喀什的街头再走一走。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让大家不知疲倦继续在喀什的古巷中游走?旅游和旅行的区别可能就在于:前者是走马观花,后者是沉浸其中。
整理今天的照片,发现拍了一句塔族的谚语:聪明的鹰不和狐狸打交道。仔细琢磨,有点意思:①聪明的鹰不和狐狸比狡猾;②不聪明的鹰才和孤狸打交道。仔细想想,无论是搏击长空的鹰,还是守株待兔的狐狸,各守其道,方为正道。
明天的目标是和田。哦,应该是今天,天亮就出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69062/1424c3f2b981582d.jpg)
(四)莎车与阿曼尼莎
从喀什出发,向和田进发,一路高速。途中经过莎车。莎车据说是新疆人口最多的县,有近百万人。莎车国闻名遐迩,既来之,则见之。
两小时车程到达莎车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恰逢十二木卡姆的演出。台上吹拉弹唱,台下手舞足蹈。同行的老师随音乐与当地人同舞,曼妙的舞姿获得了当地人的称赞。积极的参与是最好的认同,大家都觉得舒服和亲切。
木卡姆演出刚结束,旁边就开始表演“达瓦孜”,达瓦孜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高空走索”,其实就是走钢丝。演出中表演者手持长约6米的平衡杆,不系任何保险带,在绳索上表演前后走动、盘腿端坐、蒙上眼睛行走、在钢丝上杂耍等惊险动作。演员在近四十度下表演,为他点赞。
随后,博览园免费的导游讲鲜开始了。导游幽默的说她的名字很长,最后的两个字不是古丽,让我们姑且叫她"小布”。前往对面阿曼尼莎纪念馆时路遇"十二木卡姆"国家级传承人,是个亲切的白胡子老爷爷,经"小布"沟通,大家与其合影留念。
小布说,阿曼尼莎王妃搜索整理了木卡姆,抢救性的传承和保护了这门艺术。其纪念陵堂前十四阶台阶、二十根柱子、十二个窗口和周边护栏上三十四朵莲花,分别代表她14岁入宫、20年搜集整理12木卡姆、34岁因难产去世的不平凡的短暂一生。
纪念陵旁边就是叶尔羌汗国王陵。它最早是在1533年为悼念赛义德王朝第一个汗王苏里唐赛义德而修建的。汗王是蒙古人,其陵墓外形象个豪古包,陵园里其他的陵墓是摇篮形的。由于没有陪葬品,所有的陵墓历经千年保存完好。
在陵园的出口,刻了不少作为诗人的阿曼尼莎的爱情诗。其中有一句耐人寻味:我原像个红色苹果,已被情烧得坑坑窝窝。我们请“小布”讲讲其维文原意,她流利的读了一遍,说大意是我本来无忧无虑但而今为情所困郁郁寡欢。
小布导游的讲解热情、幽默而又职业,随后她将这个非遗博览园所有展馆一一对我们作了讲解。得知我们还没有吃午饭,她向我们推荐了一个在当地非常有名的餐馆,并笑着问我们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一只鸽子,能活着离开莎车。
餐厅的名字叫木卡姆故乡,几百张桌子几乎座无虚席。烤鸽子、炖鸽子加上鸽子拌面,在没有空调的二楼大厅,我们吃得大汗淋漓直呼过瘾。幸好还有冰冰的大乌苏。
莎车到和田三百公里的车程,沿途的景色有点像从嘉峪关开住敦煌,只是有些路段浮沙已上了路基。一出高路,见到一指示牌:千里万里,我在和田等你。在这里等我们的,依然是那些烤熟的鸽子。
和田夜市就在所住宾馆的后面,里面几乎囊获了全国所有夜市中的名小吃,牛羊鸽子不必说了,生蚝小龙虾应有尽有。挨着炉火在30多度的大暑天气吃红柳烤肉,冰火一重天,幸好还有冰冰的保命大乌苏。
回宾馆的路上,看到一跳广场舞的地方,随行的朋友随即加入。曲终人未散,一打听,领舞人是定西老乡,跟随在这里教学的儿子来到和田。随行的李老师与老乡用家乡话亲切拉家常。老乡见老乡,一起闯四方。
回到宾馆,孩子们问:明天到哪里去捡玉?是啊,和田玉深入人心,但又去哪里寻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69062/d9851d207918c05b.jpg)
(五)和田之遇
在和田,正想着如何寻玉,玉就找上门了。宾馆门口,一老一少围着咱们的车,从衣服口袋变魔术般的拿出各种石头。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有个词叫做:兜售。
100块要不要?老者为了证明其玉石手串的真实性,使劲往手里的石头上砸。结果手串上的珠子掉了一块,气氛陡然尴尬。旁边的小伙子急于成交,说给钱就卖。有经验的朋友说,在和田街头,100块至少买4块玉。
到了和田的玉石大巴扎,从石料到成品应有尽有。碰到一个武威的哥们,他告诉我,这里的东西没有加工的叫石,加工以后就是玉,《红楼梦》里有甄贾宝玉,这里的玉石在他眼里无所谓真假。
看到一个很有特点的手把件,老板说是且末青玉。把件上部是一只鹰,竭色的石皮刚好被雕成鹰的羽翼。把件下部缕空雕了一条吐着信子的蛇。卖主说长蛇苍鹰,寓意"长赢",打麻将时很灵验。我笑着问他:"掼蛋"的时候管不管用?他说,应该也行。
在玉石巴扎,大家各有所获涮单不少,随后启程踏上了和田至阿拉尔的580沙漠公路。走在塔克拉玛干边缘,无边无际沙海通向天际。不时发现低洼处有人工开挖形成的池塘,那是野生动物的取水地。
在沙漠公路上,刷屏得知老家的大佛寺发生大火,新闻图片中佛像的屹立在一片废墟之上。30多年前寺庙修复时我曾在寺里住过一晚,寺院经多年不断扩建已很有规模,而今一场大火让人唏嘘不已。佛祖涅槃,祈求千年大佛寺经此劫波,浴火重生。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69062/12d4e5233ba92f22.jpg)
(六)温宿与库车
昨天到达阿拉尔市,喝一种叫托尔木峰的酒,该酒号称是359旅传人酿的酒,满瓶子的浓烈。后来得之,托尔木峰是天山的最高峰,而我们即将拜访的温宿大峡谷号称世界盐谷,也被称为“古地中海在天山的最后一滴眼泪”,为什么这么说?百度和天知道。
早上两小时车程从阿拉尔到温宿大峡谷。坐东风大巴到峡谷最高处。峡谷其实是河床,水把河床冲刷的相当的平,终于理解了为什么有一个词叫:水平。总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缺少了人类画蛇添足的影响下,虽然壮阔宏大但缺少叙事表达,难免单调。
值得一提的是离开温宿大峡谷时大雨滂沱,谓之"洗尘";随后往库车的路途中龙卷风顶天立地,应该是在“接风”。归来出发,不过接风洗尘而已的啦。
沿吐和高速直抵库车。寻访“龟兹故城",发现只不过是一处铁丝网围着的一个类似烽火台的土堆,象个坟堆。而对面的"西域都护府"是个超大的火锅店,后面的裙楼正在隆重招商。倒是旁边的大馕小巷令人刮目相看,巷口的对联超级霸气:人间美食千万道,不及库车一个馕。
来到库车未见龟兹遗迹自是不甘,导航寻访至位于热斯坦路的“库车王府"。街道两边是游拍网红地,黑白电视机,双卡录音机,我们儿时的伙计而今成了00后眼里的苦董。古今现代,中亚中原,北上广深,融于此街。
我与刚刚结束高考儿子坐在街边,谈论他们同学高考后天南海北的去向。旁边的一位姑娘突然插话,说她考了632分由于不会报志愿而落榜,只能报一个专科。不知道素昧平生的她为什么会对我们说这些,只是希望每个努力的人,付出皆有所获。
网红的库车街上风景无数。这一句“让时光先走,老城等你”让每个怀念故乡的人泪目;还有个餐馆叫“天不亮的夜晚”,让人情不自禁的浮想联翩,往事缠绵。
到了“库车王府”门口却并没有进门造访,北京时间已是21点整。朋友的哥们已准备好海鲜大餐等着我们,他们的热情让我们不好意思再让他们等待。见面酒过三巡之后,他们说库车王府王妃健在而王爷无寻。
他们告诉我,我们前天去的莎车是新疆人口第一大县;今天来的库车,是新疆经济第一大县。至此才明白:为什么库车的海鲜比乌鲁木齐还地道。"车"字辈的县市,果然不同凡响。
明天自驾独库公路,噢,应该是"库独"公路,沿途的风景应该妖娆无比。而此刻,库车的夜色渐浓,天不亮的夜晚,最好的时间应该留给做梦的时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69062/255ee723e74ff707.jpg)
(七)那拉提之夜
在新疆朋友的建议下走独库公路到乌鲁木齐。严格来说,我们走的是库独公路,这个走法是典型的“反其道而行之”。走国道217,我们的目的地是位于218国道边上的那拉提草原。
路上对地理情有独钟的邹与同小朋友,根据百度标注了一幅地图,让我弄明白了巴音布鲁克草原与伊犁河谷的关系。天山靠西的部分开始分岔,南北天山之间,水草丰盛。
库独公路号称此生必驾,沿途风景无数。高山草甸,石林峡谷,苍松翠柏,大小龙池,果然名不虚传。看多了帕米尔高原的沙山和塔卡拉玛干的沙海,大家一致认为还是绿色养眼。
到达那拉提已是傍晚时分,景区的游客中心像机场的航站楼,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在众多的线路中我们选择了“空中草原”。沿途三站:天界台、天牧台,游牧人家。个人感觉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还是游牧人家最值得一去。天界台就是个索道站,不去也罢。
游牧人家近处有水、有草原、有小吃、有蒙古包,远处有斜阳有雪山有看不清的林林总总。感觉进入草原腹地反不如远处远眺更有感觉,或许是"只缘身在此山中"反而没有了“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等着拍夕阳,可惜太阳踩着刹车下山,而景区9点收摊。
值得一提的是返回时旅游车站的屋檐下,竟然是燕子的家。两个小燕子争先恐后的参观游客,她们没有出门也没有展翅高飞,她们守在家门口,人潮涌动形成的风景让她们目不暇接。见过世面与等着世面来见,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夜宿一家叫“楼和风度”的民宿。老板和老板娘的经历很励志:他们是宁夏西吉人,03年还没解决温饱。来伊犁打工奋斗20年,如今的家业让我们羡慕:眼前一幅画,身后一座楼。我们在院子喝“乌苏”,那拉提的夜晚弯月当空,酒不醉人人自醉。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69062/d039fb6e85828472.jpg)
(八)白杨沟
从那拉提走独库北段经独山子到达乌鲁木齐,夜宿大巴扎附近的电竞酒店,那个地方停车太难了。晚上有朋友请吃饭,厂房改造的餐厅可以表演达瓦孜,好友聚会自然酩酊大醉。回来时醉游大巴扎,迷离恍惚中一觉到天亮。
同行的朋友有人出生在离乌市不远的西山,那里是哈萨克族的焦聚地,己定居无锡的她盛情邀请我们去她的家乡看看。从乌市出发,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到了之后发现那是个4A景区:白杨沟。
中午在哈萨克族的帐篷中吃抓饭,帐篷外草原上空雄鹰低飞。这里的景区很原始,停车场都是土生土长的,孩子们留下来骑马而我们直奔朋友亲戚家的农家院。
农家院里风光无限。前院的蔬菜长势喜人,后院的杏子硕果累累。大家多数小时候都在农村长大,来到这里轻松且亲切。朋友的三姨父是厨师,烤肉、大盘鸡,地产的菜配上大杯的酒,一会儿功夫连夕阳上了头,满天的晚霞映衬着幸福的笑脸。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69062/fe60e1fd16eabb5b.jpg)
夜幕时光,农家院里的音乐响了起来,据说这里的苹果树都会跳舞。从新疆的抖肩扭脖子舞到哈萨克族的上马下马舞,再到八十年代的迪斯克,直到时下流行的广场舞,男女老少跳了个大汗淋漓地动山摇。
跳累了,大家亲切拉家常。朋友的舅舅是这个村的村支书,两个姨姨都是附近村的村干部。舅舅年轻时当过兵,改革开放后曾去内蒙创业,后来为了孩子们回到村里,带领大家共同富裕奔小康。
得知舅舅是文学爱好者,大家热烈要求舅舅拿出一首得意之作供在座的各位用各自的家乡话朗诵。舅舅的文字写得优美且深情:
《绵阳中转随笔》
我就像流浪的白云一片,
我不知道谁人
曾为我所念,
我又在为谁挂牵。
我翻越冰达坂雪山,
雪山说,
留下吧!有一朵雪莲已为你
守候了多年。
我走进萨拉达草原,
草原说
留下吧!有一匹骏马正日夜
把你追赶。
我穿过大西沟河,
河水说,
留下吧!有一朵浪花已为你
谱写了诗篇。
我俯视海南海岸,
海岸说,
留下吧!有一叶小舟已为你
载满了思念。
记忆中与她初见,
只是一次擦肩,
我却义无反顾地追随在她的身边,
成了我心中永恒的眷恋。
大家的笑声直至深夜才飘散。回到兰州后,朋友圈里又见舅舅写农家院的诗作:《无题》
炊烟飘荡小山村,璀璨路灯映门庭。
雄鸡晨鸣夜犬声,杏子熟了馋游人。
我又想起了白杨沟的那个夜晚,多么美好的夜晚啊。
(九)小结
①喀什古城
把你带向远方又让你
不忍离去的一个地方
②帕米尔高原
到了这里,麻雀也将拥有
雄鹰的梦想
③莎车
在鸽子飞不过去的天空
放空的自己,满满荡荡
④和田
相信哥,这真不是个传说
这里精美的石头,会说话
⑤阿拉尔
沙漠是这块玉的皮子
绿得发紫、精心雕琢的赛里木明珠
⑥那拉提
草原从来就是传说的故乡
只是那拉提,是最年轻的那一个
⑦白杨沟的农家院
这片撒满希望和汗水的院落
生长着满院子的青春与激情
这里诗意盎然
这里温馨治愈
![](https://img.haomeiwen.com/i21169062/1e29edd1827172bb.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