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所以关注《80后,怎么办》本书,是看了一篇嘤鸣读书会里的文章。那篇文章的主旨是批评我们这一辈,自主性的缺失。期望从各类商品、各类人物、外界的或他人的眼光来定位自己。他提到了这本书,也提到了围绕这本书发布会,所产生的一些事情。
买来书以后,读过一遍,才发现此书的主题更大。他说的是我们80后一代的生活状态。我们越来越个人化、原子化、我们崇尚个人奋斗,与社会和国家历史的关系,越来越淡漠。我们似乎裹在一层罩子里,独自品尝着零星的小悲欢。任由社会、历史自行其是。我想他批评的是我们缺少责任感、缺少担当。我们的崇尚自我奋斗,其实是在与现状合谋。不是一种积极的姿态。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从父辈那里吸取的教训,矫枉过正。告别了集体、革命理想,我们一头扎进了纸醉金迷,只关心自我感受。与家国历史的关联越来越虚化。加之,权贵阶层的兴起,榨干了我们的发展机会,使我们尝尽失败滋味。越是失败,就越是不甘,越是为自己挣扎,就越是顺应现状,直至毫无希望,陷入彻底的虚无。
作者说出路是靠小资产阶级的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我对此持悲观态度。因为小资产阶级目前处境很可怜。自救不暇,况且并有阶层认同,没有觉醒。即使觉醒了,又让他们如何走向农民工?他们的交集太少,互相的体验和话语差异太大。这种教育要采用什么形式?创作、生活展示、近距离的直接教育。可能都需要吧。但谁来组织?怎么引导?都感觉很虚空,很不可实现。可能只是作者的期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