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活着》?
作者余华说,活着在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那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余华老师的金句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余华老师自己说:“《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昏:
富贵是个败家子,长大后吃喝嫖赌样样俱全。福贵少爷来了,梳个油腻腻的大背头,在城里吃喝玩乐,十天半个月不回家,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整日昏昏沉沉,有气无力。每天早上醒来犯愁的,就是这一天该怎么打发。
福贵不争气、摆烂、想躺平,当然身边的坏人就格外得多,因为他们围着福贵就能获得利益,坏人教唆着福贵去赌博。半年的光景,一百多亩地就被挥霍得一干二净。
从这个年轻富足的富贵身上,我们看不到一丝朝气,他也恐怕从来体会不到什么是幸福,醉生梦死、浑浑噩噩、昏昏沉沉是他每一天的生命状态。这样的活着有意义吗?
难:
富贵的后半生是个苦命人,他连续经历了丧子、丧女、丧妻之痛,甚至连女婿和外孙都相继离世,最后落得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伴。老百姓有句话说,“没有吃不了的苦,只有享不了的福”,放在富贵的身上真是很合适,似乎前半生的好运用尽,后半生注定就是要经历这些苦难的。这是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他所历经的磨难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遇到一件或者两件,而他却是各种苦难的浓缩精华。
可是,我们会看到,当富贵一无所有,甚至女儿聋哑、儿子意外离世,他却开始格外珍惜活着的每一个日子。女儿嫁了歪脖子女婿二喜之后,作为父亲的他是幸福的,欣慰的。当他去城里看望女儿时,当女儿女婿回娘家时,他都是幸福的。甚至所有的亲人都离他而去,身边只有一头老牛孤独相伴的时候,他依然可以体会到一丝幸福的感觉。而这或许就是活着的意义。
韧:
“韧性”这个词常用来比喻一个人有能力面对挫折、阻碍、沮丧、错误、缺陷等。
每个人的内在都蕴含着无穷的潜力,而这种潜力的激发需要一个着力点,放在富贵身上就是他命运的转折点。一个人的命运其实是需要放在时代的背景里去看的。比如富贵,在他年轻的时候,是少爷,周围除了家人,还有有服侍他或者说依附于他生活的仆人和娼妓。那时候的他只是醉生梦死般的活着,从来不用为生计发愁,更没有任何的责任担当。直到他把家败光,甚至媳妇都被岳父接回娘家。人在绝处才会痛定思痛作出改变,只有亲自品尝了人生疾苦后才会浪子回头。虽然富贵这个小人物没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浪漫,但作者余华却借用这个依然活着的苦命人告诉我们,人活着,总要往前走,往前走……
有的人,生来就命如蝼蚁,即使辛劳一生也未必会过上富足的生活;有的人,生来就是享福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让人艳羡不已。但是,一个人的幸福感却真的不以金钱的多少来衡量。
生活不是一场细舔伤口的伤感,也不是一场喘着粗气的疲惫。它需要在一路奔波里,用幸福去坚定生活的信念,用坚韧去实践生命的宽阔,活出那份从容厚重,活出那份雍容大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