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哲学家
朱熹《論語集註》·學而第一

朱熹《論語集註》·學而第一

作者: 水雲逸 | 来源:发表于2014-03-12 15:28 被阅读146次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朱子曰:及人而樂者順而易,不知而不慍者逆而難,故惟成德者能之。

    程子說學在己,人所知或不知,與我慍不慍無關。這似乎當是孔子「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引出的。
    人追求認同感。社交網站做出許多勾當來引誘人,贊(like、+1、喜歡、讚同等)、轉發、評論、收藏、關注,給人一種虛幻境界,仿佛自己受到關注。倘若刷新幾次,沒有通知說又有誰誰關注了自己讚了自己的動態,就會若有所失。
    沒有社交網站的年代,這些無非是舊的形式。婚宴、發喪、寄錢、刊文……凡能顯出不凡的,都要想法署上自己的名字,以求人們的認同。假設並非什麼值得誇耀的特別之事,那便要緊跟大眾潮流,不可顯出自己特立獨行。
    為這些,有的人便跟著學些音樂、攝影、寫作,讀些莫名的書,裝上一堆自己用不上的流行應用。也可能是努力工作、鍛煉、進修,花極大心力討人歡心。有人認同迎合,那當然開心。然而當做出這番努力卻無人知曉無人在意的時候,便有些不平衡,繼而發怒了。
    只有悟到在己在人的分別,才能人知不知,我不慍。人知不知我所學所為都不是什麼錯事,何必自尋煩惱,起那無明火。重要的是自己有何得失進退,而不是關注他人的評判。

    巧言令色,鮮矣仁!
    朱子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飾於外,務以悅人,則人欲肆而本心之德亡矣。

    儀態、隱諱、溫言、和色等等,都是與人交往必要的。不巧言令色,不意味著什麼時候都直陳其事,都喜怒哀樂形于顏色。同樣是悅人,什麼是仁,什麼是不仁?
    這其中的分別,我以為在「常」字。子曰「吾道一以貫之」,時刻遵循自己的原則,不在於有沒有人監督、和什麼人交往,所謂君子慎獨,也是這個道理。
    和顏悅色未必是君子,見風使舵卻都是小人。巧言令色,是致飾於外以悅人,當不需要悅人的時候便沒有好言善色了。君子的溫文爾雅,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朱子曰:敬者,主一無適之謂。敬事而信者,敬其事而信于民也。

    主一無適,是謂專,專一便是敬。
    這話不假,然而未必是好事。光是專一並沒有用處,要做出效果來。我們當然希望每事每人都能溫情以待,然而無情的是多數時候,結果至上。結果論不能指導下一次勝利,但能保證這一次。另一方面,專一也非走對方向不可,不然只會適得其反。所以說敬其事其實未必信于民。
    不論治國或是經商,還是服務生產,都無非是一份職業,那就要有職業精神。職業的精神,即是負責任的意識。做事的時候專一認真,當然是負責的一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做出成果和為玩砸的後果擦屁股。
    雖然「敬」並非只是專一,朱子這麼說未免有所偏頗,不過連主一無適都做不到,很難想象此人今後如何繼續負責。

    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朱子曰:力行而不學文,則無以考聖賢之成法,識事理之當然,而所行或出於私意,非但失之於野而已。

    聖賢之成法從何而來?從慎思博學篤行而來,行、思、學本是一體,不能說不學則非但失之於野而已。
    今日有人人云亦云,每學一物,便覺得自己似有所得,也不問這其中矛盾是非,側重區別。他們學的甚或都是「聖賢之成法」,然而未學法聖賢法,想來聖賢亦不樂見。
    又有人摒棄詩書,以為無用。然而人類至今千載萬年,無不是代代積累所致,沒有對前人經驗的查考,也就沒有後來的突破。不屑于前人的教導,單憑一己之力,無非賺些小錢,略有名氣,然而對終身的進益,卻是一大損失。
    更有人空想非非,杜撰些奇談怪論,或蟲洞或基因,或經濟或政治,世人謂之民科。想象力無疑是極重要的,然而放任想象卻不落地,這並非于人間俗世所為。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所行是否出於私心,對於社會來講,並不重要。所謂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只要無損于公共的福祉,各人發奮,改善生活,沒什麼不好。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行有餘力而學文,可以總結錯誤、指引未來,使人由內而外獲得進益。假如有人不願意,那也不是什麼值得恥笑的事情,畢竟是件苦差事。假如有人不學而能正行,那更是大大的好事,不應指責,反倒值得讚賞。

    無友不如己者。
    朱子曰:友所以輔仁,不如己,則有益而無損。

    友可以輔政,可以共事,但共事輔政者並非是友。交友在交心,並非時刻目指利害。
    與人交游,時刻想著人不能不如己,以期「輔仁」,彼當如何看待?沒有不如自己的朋友,那麼對於這些朋友來說,這個「我」又是怎樣的,是不是應該斷交呢?
    另一種少見的解釋,釋「如」為似、類,那就更不可取了。人人似我,為何不單要一個我呢?我也記不得在哪裡見過,想來是隨意編撰的吧。
    交友確實應當有所取捨考量,但其標準卻不是如己與否。一處可取則取,不可取則廢,能夠一句好或不好斷定一個人的情形,不說完全沒有,也是極其罕見的。

    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朱子曰:故觀此足以知其人之善惡,然又必能三年無改于父之道,乃見其效,不然,則所行雖善,亦不得為孝矣。
    尹氏曰:如其道,雖終身無改可也。如其非道,何待三年。然則三年無改者,孝子之心有所不忍故也。
    游氏曰:三年無改,亦謂在所當改而可以未改者耳。

    我以為,這些理解都是錯的,如果對了,那就是原文不當。
    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則父沒之後,愛之敬之不改舊觀。
    依著上面這幾位的見解,則助紂為虐、為虎作倀也是孝悌了。父母的過錯,應當勸諫、規避、補救,而不應事之而不改。所行者善,即或違背父母,卻也積善成德,乃是孝行無疑了。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求諸內心,無關他人知不知,是謂「人不知而不慍」。然而才幹之於外,還是應該適當顯揚,以求發揮,做好自己一份工。
    對他人,當能辨別正邪,決意交斷,更不說與人交往需要設身處地、推己及人了。人與人不同,僅僅知道自己是不行的。懂幾個人,以有推心置腹的摯友;懂一群人,以組織人物成就事業;懂所有人,必可以經世濟民了。君子之為君子,不可不知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熹《論語集註》·學而第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arkt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