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听一个朋友说35岁前,一个人的朋友圈就定格了,就决定你以后的走向。一时间有点惶恐。数数手指头,没多少时间可以让人去拓展朋友圈了。每个人工作后的朋友圈无非就几种,亲人,同学,同事这是固定模式了。只有工作的圈子中的变化才是无限发展的可能。很多人手机里存下了很多电话号码,通讯录数量很壮观,可是每个月的话费详单却暴露了,其实真正每个月都有联系的人屈指可数。这就是人的一种成型的僵硬状态。缺乏社交的生活,只有一个特定范围的活动圈。即使是亲人同学的固定模式的联系,也只能成为偶尔的寒暄。
每个人的状态都是这样的。坛坛众生,想做个特立独行,确实不容易。记得大学毕业的时候,学校有办过一个座谈会,我曾经和同学们说过这么一句话,毕业后,无论大家在哪里,都互相通气下,有机会大家到相互的城市的时候,不管大学时候情谊如何,都要互相厚着脸皮来叨扰相聚一下,理由不用太多,只有五个字:我们是同学。同学间多走动,情谊才能持久。
很遗憾,毕业后,连我这个提议的人都没做到这一点。朋友圈的固定僵化,越来越像一趟死水了。偶尔的涟漪也难改变水平面了。
为有源头活水来,开辟新的方向必定是生活的必需品。主动面对,心态的改变,谁能知道自己的朋友圈能有什么样的未来?35岁之前只是给你交友的经验和鉴别力,而之后所交的应该才是你改变自己的契机。十年后的你也许就不是之前的你了。完善自己,从更新朋友圈开始吧。
201603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