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067字,阅读时间3分钟
1
人有一百种活法,只有你看不到,没有你想不到。一样米养百种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因此才有流传的经典作品,在他人的悲惨世界里寻求共鸣和慰藉,与或真实或虚幻的人物身上寻求自己的影子,寄托情思。
大街的人潮,每个人都形色匆匆,为自己奔波。人生的起起伏伏不是所有人都经历过,有人出生含着金钥匙,有人出生后就要开始面对窘迫的环境。世界是不公平的,在起跑线就定了输赢,你的努力只是为了不要输的那么难看。
社会丛林,逼着你要么变强,要么抱团,要么贩卖你可以利用的资源,人与人之间,本质上就是资源的互相交换,顾影自剖,你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呢?
人生在于不断体验,要懂得跳脱出来,用不同视觉看自己和这个世界。可太多时候,自顾不暇,陷在生活的陀螺中,根本无法抽身自省。恶性循环的间隙中幡然觉醒,人生不能如此这般,喝了三碗鸡血后却又在几月后被打回原形,叹一口气:人生已经如此艰难,何必要自伤?及时行乐不好么?
2
越长大,就越无奈,没有了意气奋发,多了许多的折中和妥协。
生活总是在拐角处给你当头一棒,你受伤、呐喊,可是已没有更多选择。除了时间,你没有其他疗伤选项,悲凉之意油然升腾,你恨自己无力,恨这个世界残酷,怪月光太暗淡,怪吉他弹得太悲凉…
意识到创作者在弹尽粮绝时,都是拿自己“开刀”,像《奇葩说》里的辩手,《脱口秀大会》的选手,在密集的输出后,就只剩扒自己了。要不痛说革命家史,要不揭露童年伤疤,把自己的经历掰碎了展示给看客们,让他们笑。
而那些高产作家,也是变着法地换汤不换药,把自己的框架搭在可不同的人物和情节上,所谓风格大抵如此。
我突然能明白,明白创作者在江郎才尽的夜晚所承受的绝望,想象着他们抓耳挠腮绞尽脑汁的痛感。看客最不在乎的就是文章背后的痛苦,因为,They don't care.
你要做的,是取悦他人,而不是博得同情。
3
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生百态就是这般。大家皆混乱,你要稍微能把自己搞清楚一点,就可以超越很多人了。
离开学校后,就没有人会引导你剩下的人生,人生之船只有由自己掌舵。想到很多人还在挣扎,而你却有时间思考、吐槽、怨天尤人,说明你比很多人幸福多了。
一个小小的网络空间,文字像一根线,也不知道会把你带到何方。这感觉很奇妙,你投入大海中的颗颗砂石,就算没有回音,沉下心时,却也可以让自己的过往有迹可寻。
适时打捞自己的心情,也颇有一番味道。
多年后,可能会哑然失笑,自己也会有这样的情绪。人是健忘的,不记录,就随时间飘散。
一个人的一生,也可以呈现出百态。
现在的你,是哪一种形态?
未来的你,又会是你满意的状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