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朝阳带着水汽,从丰收河东岸的树林上空升起,父母跟其他社员一起,早就在西面的农田里干活了,春播秋收,荣枯循环。
那时,除了在农田里干活,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年纪大一点的人应该记得,那就是罱河泥。
七十年代,化肥还很少使用,主要靠有机肥料,而有机肥料的主要来源就是罱河泥。那时河水清澈,河道宽阔,与一年两次的罱河泥直接相关。
罱河泥,需要有一条几吨的水泥船,罱网子,撑船的篙子,还有一个长柄勺子。罱网子,它的原理和老虎钳类似,只不过更长更大而已,两根粗长的竹竿,下面连接着罱兜子,罱兜子前端如鱼嘴,上下唇分别有铁片插在竹片上,罱泥时只需把罱兜子插入河底,一人撑船固定或移动泥船,一人把粗长的竹竿分开,罱兜子在河底也跟着如鱼张嘴,罱泥的人用竹竿带着下面的兜子贴着河底移动,把河泥铲进罱兜子里,再把竹竿合并,这时河底的罱兜子前端就会闭合,接着利用河水的浮力,把一罱子污黑的河泥提出水面,倒入船仓,如此反复,直到船舱装满,再撑到田头,田头挖有一个大泥塘,把泥船靠近岸边,泥船一般和岸上有两米多的落差,这时需要用长柄勺子,一勺一勺甩到河岸上的泥塘里,这是体力活,也是技术活,一般由男人来做,需要利用腰部的力量,再通过手臂,利用惯性,把一勺子的河泥,精准的甩进两米多高的泥塘里。
那时都是父亲罱泥,母亲撑船,一个船头一个船尾,配合娴熟,随着河泥不停罱上来的,还有很多河蚌,丝螺,河虾等,尤其河虾,在船舱污泥里到处活蹦乱跳的,母亲就会用长柄勺子舀到一边,偶尔也有受惊的鲤鱼,鲢鱼跳出水面,落进船舱,母亲也会舀了,和河虾放到一起,成了回家桌子上的小菜。
罱泥都是选择农闲的时候,一次是腊月里,父母一早就会踩着白霜,撑船出去,此时朝阳未开,晨鸟鸣叫,寒风凛冽,河水冰冷,父亲满头大汗的罱,母亲裹着头巾撑船,与其他不同河段的罱泥船,组成了丰收河冬天的一道朴实的风景。另外一次是炎夏时节,赶在秋收之前,一条条罱泥船又在丰收河不同河段开始忙碌,此时烈日高照,船身滚烫,一船船河泥被甩进岸上的泥塘。
一年两次罱泥,大量富有养分的河泥被罱上田头的泥塘,然后,再和青草稻草一起发酵成有机肥,散布到田里,养肥了庄稼,同时也清理了河道,丰收河水流欢畅,清澈明亮,成为我们夏天玩乐的天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