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万历十五年》

读《万历十五年》

作者: 北度记事 | 来源:发表于2021-06-29 13:51 被阅读0次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虽然没有让我觉得有特别多给我启迪的地方,但神奇地让我产生了想多读一点历史故事的冲动,不是那种宏观的历史,而是局部的,比如集中在一个朝代,甚至是一个短短几天几个月的事。

    我喜欢从局部看整体,比如从一幅画作中看它们背后的故事,再把线穿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从点到面,而不是从面到点。在在没有实践经验的时候,从宏观来看,很难产生自己的感悟,也难以整理出出自己的思想。

    一 人物

    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戚继光,他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甚至不是一个完美的将领,但确实值得大书特书。

    面对明代末期难以改变的政治制度,戚继光没有理想地认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将军事力量提升到现代化的水平,而是踏实地做一些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做到的事情,如整理前人在军事方面的经验著录成册,并制定了严格的军事制度,赏罚分明。

    在赏罚上,即使打了败仗,他也会奖励其中有成绩的人,即使打了胜仗,他也会惩罚里面退缩的人。当然,其中也有一些过于严苛的制度受人诟病,比如惩罚里会加入损伤肢体的惩罚内容。不过无论如何,他治下的戚家军确实在一定范围内做出了很大的成绩。

    戚继光卓著的功勋在他的支持人张居正去世之后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保障,反而在反张运动中,因为跟张居正在世走得过近被帝王所不信赖,被分配到了闲职业,最后在贫病中去世。

    再说张居正,我最有印象的就是他有魄力想去改变王朝的财政税收政策,只可惜10年之后依旧没有突破性的进展。作为首辅,他为了推行自己的想法,打压异己,与文官制度抗衡,这也是在他去世后,反张运动如火如荼的原因之一。

    作为一个首辅,,如果真的想做出一点成绩来,他不可避免地去跟其他固守成规的文官,甚至是跟传统去碰撞,可凭借个人的能力又如何去改变整个社会制度。

    张居正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既有着想要改变制度的理想,也有对名利的需求,这在他被抄家时巨额财富中可见一二。

    张居正之后的继任者申时行(中间还有张四维),则与张居正截然相反,他更主张用调和的方式去推进政治制度平稳运行,认为没有危机发生就是最大的成就,这也是他被弊病的原因之一。他虽认为没有政治上的成就,但他本身则认为自己已经问心无愧,而且作为皇帝的老师,他确实在调和万历与文官集团中间做出了比较大的成绩。

    二 规则与人物对比

    此外,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如何使其他文官倒台的潜规则,一开始先让一些小官推动一些看起来比较小的事情,等事情发酵之后,大官下场将战火引导到目标身上。其中,如果第一步做得不到位,那么第二步基本就不会开始。正是对这种潜在规则的了解,很多久居官场的官员往往练就了见微知著的本事,可以从小事或者导火线中就看出其中潜在的巨大危机。

    另一个是关于戚继光和海瑞在政治中的处事的对比,两人都是非常知名的官员,一为文官,一为武官,海瑞坚持法则,言行一致,但不擅变通,与文官集团的要求不适配,戚继光虽为武官,但在复杂的系统中却能做出一番成绩,可见其本身的政治手腕高超,能在文官集团的压制下还能保留自己对军事训练的一部分控制力。

    三 感悟

    结合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词——从现状出发和最近最爱的一个词语——踏实,日常生活中最朴素的原则应该是,从已经了解的现状出发,做好自己能建立的最好的制度,遵循自己知道的最好的原理,至少对于当前来说是最好的选择。梦想是漂浮在空中的,梦想与现状以及能力之间的巨大鸿沟可能会让人不愿行动,不如先踏踏实实把每一天过好,从局部细节出发,先把把每一件事做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万历十五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azy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