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己复礼,奉公守法,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这些词语一直在我的童年时期复现。我想因为这些道理和规矩,我的童年失去了很多活泼与生动。或许是主动和被动的接收,有让自己成为更具备德行的人的目标,是要求也是枷锁。类似于这样的言论有很多,儿童不具备自我鉴别和思考的能力,因此只是照做,讨得大人的欢喜,不懂拒绝不懂还击,只是一味承受和隐忍。到头来换来的是什么呢?积怨已久?自我丧失?危险境地?
你会觉得自己是弱者,丧失应对的勇气和相信。你会以弱者的角度去思考自己所有面临的境遇。你会积怨已久,拒绝沟通和认知,只在自己的臆想里越陷越深。你会认为自己是终极受害者,每个个体的承受都有一定的限度,一旦超过阈值,你会连本带利林林总总托盘报复,成为那些你曾厌恶或规避的施暴者。你会丧失自我表达,因为恨意积怨会蚕食你的心,你失去感知,无感麻痹,与全世失联背离。你会影响身边的人,突如其来的情绪失控,让人无法辨识的缘由和动机。
《史记》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本意为等待时机,不必心急。可若真等上十年八年,岂不是太久?只需现世现报,今日事,今日毕。一是不利于身心健康;二是人的流动性大,意外发生不确定性高。你等十年,那人未必还处于你当下的环境,甚至未必处于人世。别说因果报应,交通事故是双方行驶的疏忽与违背,不是你诱发了交通事故。自己的生命走到尽头,回想种种,为了证明自我的强大,当时给予你低姿的人早已不在,你放弃了生命本应该有的澄澈和活力,被“看法”捆绑,不得动弹。是否值得?你确定你可以承载十年二十年,不被其反噬?你确定你落落布子,不会一着不慎?
因此今日事,今日毕,今日果。当下发作,谁是谁非,激怒怨恨当下说的明明白白,你的行为和语言对我造成了伤害,我要同等份的还给你,因为这些不是我该承受的,况且如果你反反复复,屡屡出言不逊,言行失调我便不会原谅你,也请你远离我。我不是说让你气头上与人打,与人撕扯,而是你不要被情绪左右,表达与事情因果无关的辱骂和情绪夸大。这件事就是这件事,与过去发生的任何一件都没关系,把这件事说透,把情绪讲透。如果还是无法化解,就找个没人的地儿,拳套一带(麻袋一套),出气。能一拳打的流血,就别只是红肿,能红肿就别只是擦破点皮。摩擦这种事,当然是按着打。(不建议 不提倡 )
也是不必与这样的人做朋友,什么握手言和,不合就是不合。别再给对方留下任何伤害自己的机会。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不送。有句话说“不与傻瓜论短长。”有些人有些事实在不值得,不值得花费时间和精力,交给道德的底线法律去解决。如果事件过于复杂,何须停留?最好眼睛都别瞥一下。冷对,不言,转身也是应对。不管是何种情况和境地,只是别让自己难受。
亦舒说做人姿态要好看。大可不必,除非你的认知和情感成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天下都是君子,怎么还会有冲突和施暴?我为何要做君子?人性何其丰富,只不过雅有雅的打法,混有混的应对。姿势好看是给别人看的,心里舒坦才最重要。如果你厌恶情绪的波动,那就用平静的方式解决,如果你在嗜血拔牙的时候还能保持平衡,那就遵从本心。你有你自己的应对方式,不存在软弱与受辱,只不过各有各的法门。你潜心修行,有人执意破你结界,掀起波澜,那现在眼前的这人就是你的修行了。
不管你运筹帷幄也好,现世现报也好,只是一点,要还。分毫不差。众人都说向善好,都说放下好,都说不计较。我只在乎我活得开不开心,肆不肆意,洒不洒脱。棋逢对手是升级修炼,无知傻瓜是为民除害,世人,记你功德一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