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生气起来经常会骂我“咄”,在方言里就是傻的意思。因为小的时候经常会干些蠢事,比如喜欢吃杨梅,就把杨梅藏到自己的小板凳里面,结果引来了满屋子的蚂蚁;又比如说喜欢画画,结果在公共记水电费的本子上乱涂乱画,结果让爸妈挨家挨个的赔不是。反正,从小到大干的蠢事数不胜数,老妈也有了一套可以念我到100岁的旧账。
所以,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很聪明,甚至是有点愚钝的,所以我一直希望哪一天自己可以拥有超能力,一下子过目不忘变的很聪明。
可,既然2012世界没有迎来末日,那我这个愚笨的想法当然也是没能实现的。不过,到了现在这个年纪,我竟也真的有了一些“超能力”。从小到大我的记忆力都不是很强,但是最近偶然间同事问起我,3年前上过的课程是什么样子的,我竟然还能记起大部分的内容,实在令我觉得神奇。
那我就好奇我的记忆力怎么会提升了这么多呀?于是就去看了一些书,并且翻了翻自己的学习记录,突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我觉得自己从愚笨到现在有了一点“小聪明”,是有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的。一开始工作的时候,记不住上课的内容和材料,所以后来开始用笔记、手机软件的方式来记录工作,并且反思和改进。三年之后就发现,每天坚持下班后花十分钟完成学习与工作的笔记,居然最后累积了工作笔记有680条,思维导图105条。而这里每一字一句都是我亲手打出来的,不仅课程的反思和总结的能力有所提升,就连打字的速度也快了不少!
别总想要超能力,你得先爬起来!而我的认知也在三年内有了很大的改变,学习的性质也越来越高,我想这个应该就是大家说的成长型学习思维了吧?
那如何下决心,去爬起来学习呢?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历……
一、首先,必须知道人脑是会退化的。
就和肌肉长时间不用会退化一样,人脑长时间不用、不去刻意的记忆,人脑袋中的神经突触也是会退化的。就好像我一样,我会刻意锻炼自己记忆课程的能力,所以三年前我上的这个课程是怎么样的,我就会有80%的印象。但你要问我三年前的今天你吃了什么呀?我就只能回你一个白眼,毕竟不是人人都有最强大脑的。
我觉得一定得有刻意的练习,不然一切白搭。
二、学什么?学习的方向决定了思维的质量!
打个比方,我努力训练记忆上过课程的能力,我就成了个课程专家。但是如果我努力训练我品尝食物的敏锐力,可能今天我就是个美食家了。
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选不好适合自己的道路,一切都是白搭!
那到底学什么呢?
我觉得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可以被运用到广泛范围内的能力,是可以被迁移的能力。比如说阅读....
举个例子,比如阅读。我曾经看过一个很有趣的关于阅读的问答。问题是:为什么要读书?反正读了也是会忘记的呀?而给这个问题的回答,至今令我记忆深刻。回答是:当我还是个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
就像阅读能力一样,书读多了会让人的心灵慢慢变得纯净,想问题变得更愿意开动脑筋。那如果锻炼的是观察能力呢?可能就拥有了一个敏锐的内心......
三、怎么学?学书、学人、更要输出!
我不否认书籍是人类智慧的凝结体,但是滥读书不如不读书。如果只是阅读,而不去运用只能成为一个理论上的巨人行动上的弱者,所以今天才想要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经验,这也是我学习的一个步骤。
我觉得学习的渠道有很多,可以学人,也可以学书。但是不管运用什么渠道,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要适合自己。
学人,不一定非要学别人身上所有的事情,我们不是要去克隆他。而是要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吸收别人好的印象,同时传递出我能给予的热量,这样子和别人才能相处的舒服、学到的多。
学书,我觉得不能只死读书,更要去记录下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反思。读书就好像与人交流一样,有来有往的才能读出属于自己的趣味。
而不管学人、学书,我觉得都是需要输出回报的!学习应该是有急用性的,学人,可能就是通过交流让别人也能从我们身上获得能量;学书,可能就是通过写读后感、混论坛,与人分享感悟。而这样子不断交流学习的过程,才是我所认为的被运用了的成长性学习思维!
所以,别总想着超能力了!快点爬起来学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