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自己爱阅读的好习惯,近几年开始大量阅读各个方面的图书,最近重点偏爱理财类的,加上时下最流行的极简风等在我脑海中生成了自己的想法。
阅读确实是一种好习惯,但是却涉及到购物这个环节就不得不让人三思而后行了。诚然之前看到过一些大V的观点是在读书这个方面不需要吝惜,就算敞开了买也花不了多少钱,对此我一直保持怀疑态度。确实一本书大约20-50元左右,一般人都能承受得起,也就是一顿饭钱左右,算上杂志每本10-20吧。但是日积月累下来呢,能达到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那就让我十分心疼了。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思考是否有必要了。
以下写的内容全部来自于自己的亲身体会,明显可以感觉到自己的想法是在不停变化中的。
最早在上学以及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般舍不得买书,只是爱去图书馆借而已,那时电子书等也不是特别发达。工作一段时间后手中宽松了不少,加上隔段时间去出差经常出没于各地机场,就尤其偏爱于中信书店,每每都会买上一本在路上消遣。唯一郁闷的一点就是,似乎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理,机场卖的书全部是正价销售。当时自己想的是,既然在那一瞬间心动了就抓紧入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就算当时记下书名想着等之后去图书馆借或在网上寻找电子版,却会遇上书已经被借走、明明显示在库却找寻不到、网上找不到电子版等事情而不能顺利阅读。所以开解自己已经赚了那么多钱了为什么还那么抠抠索索的。
这样几次下来后出现了其他问题:1 在旅途过程中本身所带的行李就已经很重了,再加上额外的书籍实在是有些不堪重负。2 现在的书别看看着是厚厚的一本,其实真正有用的并不是太多,一般路上都能看完,那之后如何处理就成了大问题。崭新的书丢掉吧,对于只是工薪阶层的我来讲还真是舍不得。而如果在其中做了书评的话,又不喜被人看到。这样下来导致自己房间变得越来越拥挤。3 出现心血来潮的情况,例如在书店看上一本讲快速阅读术的书,明明之前在图书馆借阅过却并没有读完却还是入手了。现实情况是这都快一年半了我还是没有打开,这绝对是极大的浪费。人对于自己的能力的估计永远都是超出实际情况的。
那么如果想避免上面这些情况的出现呢,逐渐过渡到了下一个停止购书的阶段。
说实话真正导致这个进程的是购买了采铜的《精进》。当时看到各个大V的推荐之后就一直想入手,在机场广寻未果后于某宝购买,说实话可能是因为期望过高的原因吧,真正读下来感觉挺失望的,现在笔力有限写不出到底是为什么,但是读过一遍后这本书就放在桌子上落灰了,从那时起慢慢进入到这个阶段了。
如今的体会是:没有什么书值得我真正掏钱,尤其像是流行的励志书、鸡汤文工具书等,有很多办法看完即可。而真正值得反复阅读的经典类基本上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电子版下载到kindle,即方便携带又节能环保,何乐而不为呢。
也许以后心态之类的还会继续变化下去,这一步步的也代表了我的成长。
对于真正喜欢看书的人有许多正常的获取方式:重磅推荐的是充分利用好当地的图书馆资源。就拿北京首都图书馆为例,最近刚发现其中市民空间实在是太给力了。具体网址:shoutu.xuexxi365.com。当然这需要你先有个市民读者卡。其中的内容丰富极了,视频课程包罗万象,电子书也非常多,经常有一些绝版的老资料。一点浪费时间的广告都没有。尤其在这里要推荐的是龙源电子期刊,主要的杂志都包含其中,当期、往期随君取阅,我只能说公共福利这方面没有什么能超越图书馆了,只花了100元办理读者卡(还是可以随时退的那种),不光享受浩瀚的图书,优质的环境还可以远距离选取电子书籍杂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