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集中营影视剧评
豆瓣8.2的《百鸟朝凤》: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坚守与挣扎

豆瓣8.2的《百鸟朝凤》: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坚守与挣扎

作者: 畅锁欲言 | 来源:发表于2020-04-29 21:01 被阅读0次

    《百鸟朝凤》是我国第四代导演代表吴天明的遗作,该片完成于2012年,时隔四年才上映。

    影片呈现了以唢呐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形式在现代社会的困境,歌颂了老一辈人的坚守和新一代人的继承,表现了对文化的在意与纠结。

    只可惜,影片被标为打“情怀牌”的小众文艺片,这样的标签让其自动划入低票房一列,不受影院待见。与同期上映的《美国队长》相比,它更像是个被排挤的小孩,处处受冷落。

    老实说,这部片子给人带来的直接观感并不那么好。

    电影使用的配乐和拍摄手法都相当传统,类似晚上回家看到家人在看的央视连续剧。但整部影片的平实感,又让人有一种不是在电影院的错觉。

    总体来说,影片剧情并不那么出彩,也没有出人意料的转折。但就是让人不知不觉流下眼泪,深感无力。

    如果你要问它到底有什么特殊之处?

    那或许就是和时下众多快节奏、矛盾重重又抓人眼球的影视作品相比,这部记录我国民俗文化衰落的文艺片,似乎显得太过朴实了。

    朴实得像相亲时遇见的一个面色红润的农村小伙子,虽然心里感受到其满满的诚恳,却不愿与他共度接下来的时光。

    这部影片口碑爆棚但票房惨淡,像极了那句“你很好,我不配”,人们总是这么体面又现实。但我相信,真心试着了解这部片子的人,是很容易被其诚恳所感动的。

    01《百鸟朝凤》与礼义廉耻

    《百鸟朝凤》片名来源于,中国十大名曲之一的同名曲目《百鸟朝凤》,原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民间乐曲,原名“十样景”。

    它以热闹欢快的曲调,描摹了百鸟和鸣之声,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美景。

    除了鸟鸣,此曲原先还模仿过猪、马、羊、鸡、鸭等家畜的鸣叫,更接地气,农民也更听得懂。

    但因鸡鸭的叫声不登大雅之堂,便渐渐删掉了家畜,引入了更多的鸟鸣。

    其实暂且不论《百鸟朝凤》在民间乐曲中的重大地位,光看这四个字,就能轻松得知这并不是一个下里巴人,一望而知的成语。

    它的含义是:传说中的鸟王,旧时的君主,后来的德高望重者。

    此曲在实际运用中也很看重这一点,影片中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在其葬礼上享用它。

    德高望重又无关乎财富、地位,而在于一个人对社会产生了多大程度的积极影响。因此,《百鸟朝凤》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的是一个人在道德方面的社会认同。

    这也是这首曲子的金贵之处,也是当时人们眼里道德修为的金贵,是是非、原则的金贵,是其所代表的“礼”的金贵。

    人们说,

    你的原则有多么值钱,就看你愿意为其付出多大的代价。

    焦三爷及其焦家班,愿意放弃天价的酬谢,维持这首曲子的象征意义。

    他代表了那个质朴年代,人们对世人的评价标准——德行重于地位,也反映了唢呐匠对自己言行的内在约束——原则重于金钱。

    可令人无奈的是,在食不果腹的年代,我们还把礼仪看得如此重要,如今物质丰盈了,廉耻却成了稀罕物。

    今天回过头看,那时候的乡村规规矩矩,鸡犬之声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靠什么维持?我想靠的就是人心深处千百年的道德积淀吧。

    而现如今,礼乐的崩坏,乡村规矩的遗忘,传统民俗文化的没落,又何尝不是人们心中的道德积淀逐渐薄弱,传统礼义缺失的铁证。

    02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挑战

    影片中出现的传统民俗之一的唢呐,其实并不是中国首创的民族乐器。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中国,再从新疆传到内地。

    明朝时期,唢呐极度兴盛,清朝遇低谷,解放初期至1960年代,唢呐又开始抬头,诞生了一大批佳作。

    在当时,无论是长城内外,还是边疆沿海,民间的婚丧嫁娶、节日庙会、迎神祭祀,总少不了唢呐的身影。

    而这一切除了唢呐本身自带的优秀属性外,更离不开像影片中焦三爷,游天鸣这样的匠人传承。

    说到匠人,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近年来常被提及的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一词最早来源于工匠这一行业,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

    他们对细节有着很高的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

    而匠人精神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尺度、是中国制造前行的精神源泉、是企业竞争发展的品牌资本、是员工个人成长的道德指引。

    匠人精神就是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用户至上的服务精神。

    影片中,用“匠人精神”形容焦三爷跟游天鸣可谓再合适不过。

    所谓匠者,是有手艺的人。小到一个装木工工具的箩筐,大到匠(治)世、匠(教)化、匠成(培养)、创造;

    匠规,亦恒一道尔。循其规蹈其矩,传承与发扬并重;

    匠心,信仰之精华。

    焦三爷用一生维护唢呐,哪怕自己身体不适,鲜血从唢呐中喷涌而出,唢呐也不离手不离口;

    游天鸣所在的游家班没有焦家班那般幸运,他受到了文化、经济等各方面的冲击,但他宁可食不果腹,也要捍卫唢呐的尊严。

    以他们为代表的那一代人是有信仰的,他们的信仰会发光。焦三爷与游天鸣也是真正的匠人,有着令人崇尚的匠人精神,也唯有这样的人才能守住传统文化,匠者、匠规、匠心三者缺一不可。

    但一种文化的传承,总需要天时地利人和,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唢呐遭受了多方挑战,渐渐没落。

    一外来流行乐的冲击,唢呐渐被抛弃

    受流行音乐冲击,民间婚丧嫁娶渐渐不请吹歌班子,“年轻人喜欢赶时髦,就放一些流行音乐,弄一些舞蹈队,请一些模特助兴。”

    由于唢呐挣钱少,又辛苦,众多唢呐乐手们如影片中的二师兄一样纷纷改行,另谋出路。唢呐陷入无人坚守、无人传承的境地。

    二唢呐有其固有的时代背景,终随历史远去

    在中国广袤而幽闭的乡村,形形色色的权力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把人的尊严与羞耻、热情与疲惫、生与死都尽收其内。

    《百鸟朝凤》所聚焦的,就是这台乡土机器的一部分——唢呐班。

    《百鸟朝凤》,上祖诸般授技之最,只传次代掌事,乃大哀之乐,非德高者弗能受也。

    查老爷子生前是查家的族长,是族权之长,在他的丧礼上,他的儿子苦求焦师傅吹《百鸟朝凤》,被拒绝。

    可见,神权高于族权,族权需要神权的“册封”或“加冕”才能得到正式被认可的地位。

    在唢呐班内部,也存在着明确的等级秩序。

    师傅与徒弟是近似于父子的关系,师徒一起生活,徒弟向师傅缴纳生活费,在学习唢呐之外,还要帮师傅做农活家务,师傅是徒弟的绝对权威,还有驱赶徒弟的权力。

    此外,唢呐班内还存在着一个隐形的等级秩序,除了师娘,唢呐班没有第二个女性,女性不能吹唢呐似乎是默示的规则。

    这在传统乡土社会也的确可以理解,在传统丧礼中,女性不能主持丧礼,那对丧礼至关重要的唢呐班又怎么能允许女性的存在呢?

    可见,这一传统民俗的传承运用是有前提的,也可以说是其一大弊端,那就是必须在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及神权的拥护下。

    但每个人都有其难以逃脱的原生家庭影响,唢呐也逃不出造就它的时代。

    使它兴盛的时代将那时的礼义融入每一代唢呐匠的血脉,便使唢呐这件器物有了脾气秉性。

    可是特色鲜明,多半要付出适应性的代价。就像人们努力将自己的棱角磨平,隐藏喜好,模糊立场,最终变成沉默的大多数,是为了更好的融入社会,更长久的存活于无论什么时代。

    但是,如果一个人一开始就表明原则,宣布立场,亮出底牌,多数情况便是交出了选择处境的主动权。

    若是立场顺应环境,可能盛极一时,可若是大环境变化后与立场不能相适应,就另当别论了。

    如同企业更换上层领导,原领导一手培养出的员工能否得到重用,多半还是取决于新任领导的脸色。

    可那时的物质经济发展并没有建设起与之匹配的社会秩序,导致神权的崩塌,社会信仰系统却仍处于真空状态。

    在面临外来文化冲击和时代的变迁时,唢呐就面临着如何自处的困境,但似乎时代并没有给唢呐匠任何选择,就默默疏远了他们。

    而他们似乎并没有做错什么,甚至连选择原本立场的权利都没有,唢呐的特色和立场,兴盛和地位,都是时代赋予的,最后也被时代收回。

    三传承方式的缺陷

    除了时代发展的影响,唢呐的传承方式本身也有限制,埋下了失传的隐患。

    在民间,唢呐就是祖辈世代相传下来的信物和见证。一代代艺人都是靠手把手的口传心授,将唢呐这一“口技绝活”传承到了今天。

    但随着唢呐的渐渐没落,学习唢呐并且将唢呐当作一生事业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当代年轻人对这类传统民俗的抛弃,更加速了唢呐的消逝。可悲亦可叹。

    03影片有其无法调和的矛盾,也是当下你我对传统民俗文化持有的矛盾态度

    整部影片倡导的,是一种对唢呐这种民俗文化的感怀与传承。

    但电影结尾,县文化局局长找到天鸣,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名想录制唢呐时,卧床不起的焦师傅却连忙说,

    答应他们,天鸣,答应他们!

    可见,没落的神权象征此时也要依附于介入的政治权力,希望至少保留下其艺术的驱壳。

    电影对传统与政权的结合是持有一种暧昧态度的:

    一方面,焦师傅急切地催促天鸣答应,非遗保护似乎是唢呐传承的唯一出路;

    另一方面,师兄们都已无法吹奏唢呐,天鸣甚至凑不齐一班人,这样的出路又好像是一条死路。

    有些传统文化,我们都不想让它没落,传承下来的都不希望只是一副空壳。但在冰冷的现实面前,空壳似乎又成了其最体面的传承方式。

    但即便退让至此,当游天鸣找到二师兄,想让他一起把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时,二师兄却因为讨生活失去了一根手指,再也无法吹起唢呐。

    影片中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最后一个镜头,曾经多少钱都换不来的一首《百鸟朝凤》,一位老者竟随便用它换一两个硬币。

    其实,民俗的乐器与传统的“礼”及朴实的价值观是紧密联系的。唢呐代表着当时人们心中尚存资本也无法撼动的原则,有德比金坚。

    虽不可否认,西洋乐器自然有其高雅和新奇,却终究来得容易,财富、资本在哪里,就演奏给哪里听。这样说来,究竟谁比谁高雅呢?

    传统文化的没落,人们对西方文化的推崇,的的确确伴随着人们价值观的改变。

    唢呐匠人技艺的打磨,耐得住寂寞,对原则的坚持,在人们心中不再值得了,因为这些不能当饭吃。

    人自然是要吃饭的,人还要体面的吃饭。

    当逐利的资本和逐利的人不再选择唢呐,唢呐变得既不体面,又吃不饱饭。这时候,坚守自然应当赢得尊重,但谁又有立场去指责转身离去的人呢。

    这也许就是电影对此自我否定性的回答:女性相对男性地位的提高——性别权力的平衡、年轻对年长的反叛——等级秩序的扁平、城市对农村的同情——城乡的和解、个人对政治权力的超越——权力的消解。

    脱去了一切外衣的唢呐,或许才是真正的唢呐。

    04传统民俗需要保护与传承,更要与时俱进与顺势而为

    想起以前,清明回村时,就会看见一个皮肤晒得黝黑的长辈,拿出一支唢呐跟着扫墓的大队伍。

    唢呐人总是很低调,并不起眼。然而,每当开始进行繁琐的仪式,刺耳而尖锐的唢呐声就会响起。

    那时并没有人告诉我这是什么乐器,以及为什么这个时候会响起这个乐器的声音。但是我对这个突然出现的声音,并没有好感,甚至觉得是噪音。

    可见,我们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精神走出去,而现实是中国精神都没有走进国人自己的心中。没人在意这些传统仪式的传承与否,更没人真正喜爱,只是随意走个过场,流于形式。

    纵观近年的电影,认真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中国文化的影片更是少。

    观众不爱看,影院不支持,政府也缺少对这类影片的扶持,更别提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的传承。

    我想,这些都是当下的每个你我,都需要深思的问题。

    但也的确,传统民俗的传承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最根本的还在自身。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乐器,也有不同的电影,该消失的事物难免消失。

    唢呐的没落、唢呐班子被洋乐团取代、吹唢呐的秦川粗汉比不过,穿着豹纹短裙的唱流行歌的年轻女人...

    电影里的唢呐师徒二人吹得再好,似乎也不能改变唢呐文化衰落的命运。没有谁能阻止奔腾而来的时代洪流,因为个人的力量实在太微小。

    影片后半部分有个场景,是师傅在喝得酩酊大醉时吹欢快的唢呐曲,告诉徒弟,

    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

    讲完,他就醉倒在了地上。

    在我看来,唢呐,从来不是为自己吹,它吹给喜结良缘的人,也吹给乘仙鹤而去的人,它将一个小小家庭的喜悲,化成了嘹亮的乐曲告诉村庄里的每一个人。

    只是,如今人们在任何重大的日子里都不再需要唢呐了,于是它就只能为自己而吹。

    诚然,太爷坚守的传统,焦师傅坚守的信念,以及导演为中国电影所坚守的初心。无论时代怎样更迭,他们都没有屈服过。

    但物竞天择,新事物总会代替旧事物。

    唢呐的声音在新时代难以传播,而我们也只能安然地目送它停留在那个时代。

    这不代表我们忘了传统,只是当传统已不再适应新时代时,我们应该做的或许是将它最风光的身影记录下来,展示给众人,然后顺其发展。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以唢呐为代表的许多传统民俗文化,也要与时俱进,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紧跟时代脚步做一些必要的调整。也要顺势而为,毕竟焦三爷代表的时代过去了,游天鸣却无法代表新的时代。

    如此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下时代发展,中华传统民俗文化也才能在坚守与挣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绽放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豆瓣8.2的《百鸟朝凤》:中华传统民俗文化的坚守与挣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bfg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