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模糊语言并不利于思考者。“如果我模糊不清地说话,有一个人在听我说,而且他比我更有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通常会发现我正在说的东西毫无意义。我说的话混乱不堪。为了从这一团乱麻当中理出头绪,他会要求我澄清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如果他试图同我论辩,那么他会不断受挫; 想要和说话模糊不清的人进行论辩,犹如试图用手榴弹来驱散烟雾。”
2-1标准不同。我们喜欢理想化地认为,谬误和谎言在真理面前总会暴露出自己的缺陷。然而我们却忘了,模糊的语言不仅其思想和说辞方面是混乱不堪的,它的评判标准同样混乱不堪。我们设想的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仿佛有一个公正且理性的旁观者在旁判断,发现一边描述清楚、证据有力、逻辑融贯,而另一方说话含糊不清,前言不搭后语,那旁观者必定判定前者为正确。但是,如果这个旁观者也含混不清呢?或者说,如果根本没有旁观者呢?思考者用理性评判自己和对方,而混乱模糊者以混乱和模糊评判自己和对方,那么他们两者都会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对方是错误的。
而思考者却试图坚持某些原则,找到某些规律,那结果必然是较真的一方受挫,而混乱模糊的一方不会受到什么原则的挑战。或者说得再极端一点,我们相信自己可以说服一个理性人,但是我们能相信自己能说服一只“说话”的鹦鹉么?而有些语言使用者的模糊程度,可能只比鹦鹉强一点点。网上看到过一句俗语,“不要试图与笨蛋讲理,他们只会把你拉低到他们的水平,然后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你”。虽然语言粗俗,但道理大概是对的。一旦“不讲理者”坚持不讲理,那他确实已经在“讲理活动”之中立于不败之地了。
2-2情绪与立场压过思考与理性。模糊者坚持说模糊的话,如果不是为了表达思想的结果,那是为了表达什么呢?用作者的话说,是“情绪性态度”。我认为,还需要补充一个“立场”。
从理性与语言的角度来看,人们说话表达的是“思想与真理”,坚持的自然应该也是“思想与真理”,因此在受到完备的证据和理论挑战时,会在合适的情况下放弃自己的主张。但是,如果模糊的语言为的是表达“情绪性态度”,那就不同了。我们通过证伪主义为科学设定了自我毁灭的程序,通过逻辑与理性为理论学科设定了自我毁灭程序,以便它们在面对比自己更合理的理论时自我放弃。但是“情绪性态度”并不为自己设定自我毁灭程序。
也就是说,从理论上来说,一个人的情绪是无法被“消除”的。俗语讲“有钱难买我愿意”就是这个道理。坚持自己想坚持的,喜欢自己所喜欢的,讨厌自己认为讨厌的,并没有什么道理可言,自然也就没有自我否定的可能性。当然,现实中人们会有各种方式放弃自己的喜好与坚持,但这种“放弃”无法通过直面情绪,指出其不合理性来完成。
与“情绪性态度”不可反驳的特性相对应的,模糊者对待自己“情绪”所面临的反驳,会将其视作“立场”的对立而拒绝接受。就像如果一个房间门,有自我解开的枢纽,我们发现一个人在拼命撞门,会认为他被困住了、想出去。但如果在一个没有门的房间,我们发现有人在撞墙,我们可能会有各种想法,认为这个人疯了,或者他跟房间过不去,想毁掉房间等等。理性与实证为自己留了开解的门,而情绪性态度没有为自己留开解的门。因此人们面对“情绪性反驳”时,第一反应自然是那个“撞墙”的反驳者有问题,而与墙站在同一立场,反对任何“反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