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加入简书以来,每天要做三件事:读书、写作和运动。
读书不限时间,有时间就读就听。读书已经三年,读了500多本。
写作更是不限时间,完成日更就算。日更已经300天,写了20多万字。
运动已三年,起先是游泳,学会四种泳姿。现在是跑步,对距离没概念,不知道跑了多少公里。
读书和写作令心绪平和,运动使精力充沛,它们对身心皆有益处,令我每天忙忙碌碌,活得非常充实。
三件事,读书和运动还算轻松,最难的是写作。
常常无话可说,可还得写点什么,真是一种折磨。虽然很痛苦,但不想放弃。所以,只好写下拙劣的文字。
有时,疑心自己遇到了写作瓶颈,可是它出现的频次也太多。100天、200天和300天,都会出现,每次持续时间还很长,那些持续时间短的,更是不计其数。
这种感觉,就像小河断流。从前小河还有细细的水流,现在即将干涸见底。
每天也在读书,也会有一些感想,要么不想写,要么写出来干瘪无趣。
大脑似乎停滞,没有新鲜想法,没有创意,没有超越。
写作对我来说,真的很难。
看看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全书没有一句引用,都是作者自己的思想和语言,独特,新颖。不知他经历了怎样的磨砺,才练就了这过硬的本领。
一边赞叹,一边无奈。
按说生活中的家长里短,都是绝好的素材。
一个简友,面对每天的日常,能把她的思想动态,描述得清清楚楚,耐人寻味。
我就不行。粗枝大叶,缺乏细微感知能力,就好像大脑神经元比别人少很多。
有那么多人,热爱文字,与文为伴,以文为乐。我没到这种境界,也不知此生能否到达这种境界。
我这样说,是不是表明我也喜欢上了文字?不然,为何心里有那么一丝向往?
记得曾经明确表示,并不热爱写作。难道现在有了变化而不自知?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应该心心念念着文字,有强烈的表达意愿。为什么还是无话可说呢?
又想起了爬山。
每个人爬山时,都不会一口气登顶,总会在途中休息几回。吃点东西喝口水,吹吹风,赏赏景。
每一次的休憩,都是为了更好地前行;每一次的放松,都是为了使下段路走得更远。
还在山脚下,就已疲惫。那就休息一下吧。一步有一步的风景。
我现在看到的,前面的先行者,也曾看到。只要按照自己的步调,一段一段地前行,势必会越走越远,势必会看到他们见过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