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一词,似乎有点变味儿了呢。
为什么饿着肚子?我即将闻到室友的芝士雪花炸鸡的香味,然后咽咽口水,不出声。
我不知道为了完成反馈而上传反馈的意义,也不知道在疯狂摄入食物,即三天胖五斤的假期后,突然节食(今天只吃了一个鸡蛋、一个苹果、一棒玉米)的危害,或者说是我自己假装不知道,以及生活在目前这样一个雌性的圈子里,到底是为了什么。
不过,主动的反馈还是必要的,毕竟为了注册一个微信个人号,我接二连三地开了各色邮箱,撤了之前的旧号,还是没能越过数量限制,罢了。
耳濡目染也是真的:这一年的变化从整理杂七杂八的微博关注开始,艺术博主代替娱乐博主的好处就是,首页常常一片清新。只会引人发笑的无趣视频少了之后,我深深地被SA圈里的朋友们吸引,那种自律是我这二十年来都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我突然开始质疑,自己上网这么多年,都是在看无用垃圾啊。这种方法在我减肥的历程中也得以沿用,特别关注从原来的爱豆变成了或正向鼓舞或反向刺激的减肥博主,饭前饭后看一看,胃或许就缩小了。
我说”或许“,是因为我时常在吃。天气好要吃,天气不好更要吃;吃前要拍照,吃后要发图。所以有时候,我挺对不住和我互关的几个姐妹,不知道她们的列表里,是否还有像我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但是为了说明这种浸入式环境的可行性,就在刚刚,我有效拒绝了室友的鸡肉。
言归正传(我要是论文也这么能写就好了):
今天在微博里收藏了一篇《如何优雅地极端备考》,提问及反思如下:
1. 我是熬夜型选手还是早起型选手?
答:80%是后者。虽然我每晚都磨蹭到零点后才入睡,但是一般11点之时,我的大脑会由于种种原因,或许是饿了,或许是困了,或许是晕了,反正就是渐渐慢下来。11点到12点这段时间,我已经基本无法进行思考。我大概只能听着舒缓的纯音乐,写写日记,洗漱完毕后上床再看点剧。
That's all.
所以,每当这个点有什么需要立即处理的消息出现,或者室友发出巨大的动静,我会觉得比较烦躁。对于我来说,熬夜学习是不行的,简直毫无效率可言。而每天晚睡早起的我,还是有能力像前两天那样,为了一个深度的翻译比赛,凌晨四点起来如厕之后就不再回笼,打开电脑又怕键盘声敲醒室友,于是趴在桌上再睡了两个小时,六点的生物钟一到,全身麻木着起身学习。
外面已经天亮,我的心格外澄明。
2. 适合我自己的最舒服的学习环境是什么?
答:我好自私,我好惭愧。上学期末,突然发现的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学习小场地,我不愿意告诉别人。
要想高效率地学习,又乱又挤的寝室肯定是不行的,而且往往少不了外卖的气味。
图书馆,对于我这个语言专业生也是不行的,戴着耳机练听力,实在是太费耳。
于是我寻到了个极好的小教室,出行方便,无人打扰。有水有电,可以大声地外放,也可以大声地朗读。一个人的世界,妥妥的!
3. 我有什么学习习惯上的小癖好?
答:细细想来,我除了阅读和书写的速度慢人一倍,貌似也没有什么其它特别的了。不过,这两样就已经够呛了。
我向小我七岁的妹妹讨教如何提高看书的速度,她告诉我,相同的时间内,看书快的人可以在了解大意后,再把书翻上好多遍,习得更多细节;而看书慢的人,可能一遍都没有翻完,自然,获得的知识在数量上就不及他人。走在送她去奥数补习班的路上,我仿佛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许多。性子使然,但我也得改!
书写,在我这里,应该是分为两种情况的。其一,需要上交的作业,我得好好写完的话,还是很好看的;其二,给自己看的笔记,不可言喻,这我也得改,因为有时候,真的影响我后期的复习!
4. 我的注意力在什么时候最集中,集中注意力需要多久?
答:一般来说,在安静的环境下,我可以马上集中注意力,尤其是在上午;下午也是不行的,除非我主动午休了十分钟,十分钟即可。但是在嘈杂的环境中,我的注意力就很难集中起来了。我是一个极易受到周遭分贝影响的人,我可能需要十五分钟,甚至更久,去强迫自己融入其中。假如此时,我还有书要看,那就更糟糕了。我可能只能开始默念文字了,甚至默念也不管用,我根本无法深度阅读了。
5. 我的专注极限是多久?
答:那得看我埋下多长时间的大树种子了。我会关掉手机的流量,甚至开启飞行模式(此极端方法亲测可行,因为之前在图书馆飞了一晚,满怀憧憬地落地后,我居然没有收到任何一条消息,显然,这个世界可以没有我)。把手机藏在乱七八糟的书桌一角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眼不见为无。如此,我便可一次性专注上两个小时了,获得43个金币啦!
6. 能让我达到最大限度放松的同时又不会转移注意力的娱乐方式是什么?
答:这我还真没想过,但绝对不能是玩手机。因为每当种成一棵大树后,我回到4G世界,微博和朋友圈都是那么地吸引我,我的心,在十分钟之内是完全收不回来的。玩手机就像连锁反应,各式APP轮流被启动,也不可能让我完全放松。
在这篇文章中,我学到了诸如冥想、瑜伽、拉伸之类的方式。化为己用的话,我觉得可以是周六野的五分钟运动视频、走出寝室打壶热水,或者下楼扔袋垃圾、整理桌面等。
行,写了这么多,我的肚子也没那么饿了。
芝士就是力量吗,错,是知识!自我反思!
( 效仿晓光老师一月一次的 #自己问自己# 栏目,问下一次写反馈的自己:
1. 本周是否成功贯彻减肥计划?
2. 翻译大赛的终稿是否已搞定?
3. 面对即将到来的TEM-4,你准备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