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作者河濑和幸被称为日本的销售大王,他店面销售的成绩非常惊人,比如1天卖出50台折叠自行车,3天成交405张信用卡,3天卖出2000份巧克力等。他有很独特的经历:42岁被迫转行当起了轮胎销售员,在此之前没有做过销售,也就是说他是个销售小白。一开始心中还存在着以前在大公司营业部的优越心理,觉得现在当轮胎销售员很丢人,业绩很不理想,生活压力也大,内心很焦躁。但是自从有一次听到米其林轮胎销售员讲商品的故事后,第一次理解了商品的本质,也对销售产生了兴趣。最后凭借自身观察力强的优势和坚持不懈的个性。独创出结合观察学和行为心理学的销售技巧,最终成为基本什么商品都可以卖出去的销售大王。
购买心理的五个阶段
河濑先生的销售策略是首先将顾客的购买心理分成五个阶段:吸引阶段、勾魂阶段、讲解阶段、刺激阶段、成交阶段。从第一到第五阶段,如果每个阶段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顾客交流,顾客就会自然而然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往前进,最后决定购买,如下图:
针对不同的阶段,书中提供了很多具体和实用的技巧,可以马上用起来。例如在吸引阶段,目的就是要吸引顾客靠过来。而想让顾客靠过来,关键是要找准和顾客交流的时机,勾起顾客的兴趣。比如跟顾客打招呼问候方面来:在顾客走进时根据顾客的步伐速度调整问候的语速;如果对方和小朋友一起,一定要认真地和小朋友问好;还有问好的时候动作和声音稍微错开一点,以便观察顾客的表情变化等。
洞察顾客的心理
本书的很多方法都是建立作者用心观察之上,通过观察来判断顾客举止,然后通过同理心去自我体验和解读客户的心理。真正为顾客考虑,从顾客心理需求入手去为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具体体现在服务的细节方面。比如顾客手里拿着几件商品,可能顾客找不到购物篮,这样顾客购物不方便,这时候主动递上购物篮顾客会觉得心理很温暖。又或者派传单时不要站在电梯上下口的位置,因为离顾客必须经过的电梯口太近,这样发传单顾客不太愿意接,接了也不一定会看。而如果站在顾客必须经过的电梯口稍远一点的位置发传单,顾客不愿意接传单时就可以从一旁绕过去。充分考虑了顾客的购物心情,宁可少派点传单,也不希望扫了顾客的兴。
差异化的销售
其实书中的很多技巧为什么有效果,因为河濑先生通过他的观察和实践做出了差异化。差异化体现在哪里?两个方面:一是别人都在做的我不做;二是别人在做的我做得比谁都好。比如一般商店一进门都会喊:“欢迎光临!”,而河濑先生书中却说不建议说“欢迎光临!”而是而是还说“早上好”或“你好”,因为欢迎光临别人都在用,一般人对这个已经听太多了没什么反应,而选用一般的“你好!”来问候效果更好。而做的比别人更好,书中河濑先生分享了一个告知客户商品信息的方法,就是提前市调顾客想要知道的商品信息,亲手画一张介绍商品的谈话图,反复磨练谈话技巧,让客户更清晰知道商品的故事以及功效。
一句话总结
总之,商品销售=观察力+研究客户心理+制造差异化。只有研究透彻消费者的心理,才能通过有效的差异化将商品更高效地推销出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