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过关——
之前,我写过一篇《甘愿为奴》的教学感悟,为不会听课只知道过关的学生而感到悲哀。临近期末,宝贵的课堂时间,我把知识点梳理完,交代学生按照顺序自主背诵,但没有强调给组长过关,也没有留学生给我过关,这下可好,声若蚊蝇,气若游丝,我挥舞着戒尺,这边读起来,那边又偃旗息鼓,没办法,只好搬出来“杀手锏”——背不完的同学不准下课!瞬间千军万马奔腾汹涌,60位沉睡的心灵被过关唤醒,过关的效果可见一斑。
检验过关效果——
如何检验?最好的办法是听写,近两天,我占用课前5分钟的时间,在八年级进行了地理听写。听写的内容以高频考点为主,如地形区,河流治理,节约能源,工农业发展等,听写前,拿着厚厚一沓讲过的试卷,我信心满满:题海战术这么久,满分率怎么着也得在80%以上吧!事实证明我大错特错,58人,错的千奇百怪,错的各有千秋,疾首痛心,这关终究是白过了!
拿出教语文的方法:节节少量听写,每周集中听写一次,趁热打铁及时批改,纠错,再次听写,直至熟练。听写完及时反馈。同一内容听写三次后,我明显感觉学生再过关时,轻松熟练了许多。拿出数学老师的特长——演板,时不时提问学生到黑板前默写个分界线,绘制个思维导图,课堂气氛紧张起来,听课效率也有了大的提高。
如何高效复习——
一、改变文科以背为主的导向,加强听写。
二、回归课本,梳理出单元结构图。如《中国的河流》分为外流河、内流河,河水来源于哪里?水文、水系特征是什么?再对比学习长江黄河。
三、复习也要有好习惯。如试卷的分类归档细节,做题时先易后难,老师评讲试卷时会的题积极回答,不会的题订正巩固。授人以渔,课堂上我们也要反复强调这些方法。
四、我们的学生越来越不爱动脑筋,习惯“给予”大过“探索”,想办法让学生手脑并用,动起来,想起来,活跃起来。
会听会写会动脑,才会养成自学习惯,才能在学习这条单行道上,走的更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