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轮到我去孩子学校门口做义工维持校门口放学后的交通。正午时分,太阳那个火辣辣啊,只是站岗二十多分钟,我就觉得手臂火辣辣的。回家的路上对可乐、雪糕无比的向往,天人交战了一下,就扭头进了小店买了可乐雪糕回家了。回去的路上,心想怪不得孩子每天中午一回来就狂喊热死了累死了,要求马上开空调,偶尔还表示想吃雪糕,我总批评他,觉得都是不好的习惯,心静下来自然就凉快了。现在想想大人有时候是多么的自以为是啊。
晚上618买的小书架到货了,孩子表示要自己装,装了要自己安排放书,放完书要自己安排收拾,收拾完了书架想收拾整个家。我基本上都同意了。孩子的速度本来就不快,两个孩子打打闹闹的完成就更慢了。姨婆着急了,装书架的时候催吃饭,整理书籍的时候催做作业,做作业的时候催着去洗澡。我内心也着急,但是忍着让他自己安排。而且看着姨婆的催法,我一下就醒悟了。
我和姨婆说,你看看我们平日里是不是都这样,他做一件事的时候就催着他去做另外一件事,总是希望他能按照我们的时间表来,总感觉我们的时间表才是正确的。他不按照我们的时间来,最坏的结果是什么?饭菜凉了,今天的作业没完成,晚睡了,这些后果他尝试过了,觉得难受就会自动调整的。我们的催促只是用外力手段想帮他调整,其实是最没效果的,还破坏了他的专注力。姨婆认真想了一下,感觉自己确实是一直在催促。
我想到最近樊登读书里面讲的《不管教的勇气》,觉得确实是很有道理。家长要有放手的勇气,尽量只把握大方向,大环境。当然每个人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情况,没有任何教育理论是可以生搬硬套的。没有最好的方法理论,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理论,家长也必须不断的学习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