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晚上十点钟的样子,想着要早些休息,因为还有明天的工作要做,疫情期间的备勤值班,对谁都是一种煎熬。
迟迟不睡, 仍然动笔写下这样的一则故事,和大家分享关于孝敬父母的事。同事陈队说,他一战友,因母亲生病住院,从外地赶回老家,照顾母亲。他兄弟三人,平日里都有其他两兄弟轮流照看母亲,这次他回来,就他一个人在院里陪着母亲住院,一天两天还好,时间一长,他竟有了埋怨,说其他两个兄弟没有到院照顾母亲,只剩下他一个人,忙前忙后的,私下给陈队说,真的后悔回来了,原本兄弟三人的事,一下子变成自己一个人的事了。
陈队一听,大为光火,非常的气愤。照顾自己的母亲,怎么说是后悔回来了呢。听到这里,我补充了一句,“养儿防老,这个命题需要重新论证,但愿不是伪命题。”接下来引出这样的一件事。这是我家属讲她大姑家的事,确凿无疑。
大姑因年龄大,换上了中风,结果最后成了植物人,看着老伴境况一天不如一天,姑父要求住院治疗。几个儿女按要求送到县中医院,住院治疗。一住院,事情马上来了,一是住院费问题,二是住院陪同问题,接踵而至。大姑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应该说是儿女满堂,莫大的福气。大儿子在地方开罐头厂,富甲一方,资产上千万;二儿子在一中任教带班主任,媳妇在计生委任科长,家庭殷实丰厚;几个女儿虽没有这般好,也能够丰衣足食,生活还是没有问题的。住院头两天,大儿子缴纳住院费5千元,因检查等事项,三两天就花完了,等大儿子再来时,看着花去的钱,心里在滴血,对医生护士破口大骂,说是坑害了老百姓,怎么花费那么多,自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到医院。二儿子住在县城,除了交钱外,借口工作忙,也是很少到医院,媳妇更是从母亲住院后,没有一次到医院探视过,更别说前前后后的侍候了,随着住院时间一长,两个儿子就再没有过问过。
几个女儿商议着,儿子不问,女儿却不能不管,三个女儿轮流在医院陪护,花的钱几个女儿均分,女儿可以,可架不住时间一长,女婿有了意见,儿子不管,你们做女儿的又怎么能这样,这日子还过不过。最后,医院里只剩下老夫妻俩,老伴,老伴,老了才是伴,这句话,没有错。此时此刻,活脱脱印证了这样的事情。
老爷子眼看着这种情况,心里难受,有一天,召集起儿女,“孩子们,再怎么说,她是你们的母亲,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就这样死了。这样吧,你们继续凑钱给你们的母亲看病,等我老了,要是有病,就不用看了,把花在我身上的钱,先给你们的母亲看病。到时候,不用管我。”
老人泪眼婆娑的向几位儿女诉说着,请求着,或许这一辈子老爷子都没有求过人,为了自己的老伴,现在开口求自己的儿女。他的手紧紧握着老伴的手,久久不肯松开。虽然老爷子这么说,可儿女没有一个吱声的,都在那里低头不语。过了两天,医院催交住院费,老爷子万般无奈,只能带着老伴回了家。回家的第三天,大姑去世了,姑父悲痛欲绝,看着老伴的离去,也看着孩子的作为,他作为一个老人,无能为力,对这所有的一切,都是。
每次说到姑父的话,我都极尽哽咽,不能自已,人世有多少悲剧上演,子欲孝而亲不待的场景还少吗?十个孩子不嫌少,一个老人都嫌多的境况适时的出现。我怀疑养儿防老的论调,这绝对是个伪命题。同时,面对诸多不孝之事,还是请求大家要多孝敬老人,个人孝敬是个人的,相对于父母对我们的疼爱,抚养,我们的孝敬不及父母的十分之一。
对事不对人,这也不是个例。希望世间总是美好,人人孝敬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