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后先生开车送公公去走亲戚,临走时突然说:“要不一起出去逛下吧?中午去家乡那间远近闻名的面馆体验下?”
婆婆中午也要到村里别人家喝喜酒,两个孩子跟着他叔叔去娄底玩了,家里就剩下我俩了。于是提包跟上。
送公公到达目的地,他又改主意了:我们去龙山森林公园吧。家乡的风景区蛮多的,但我们长居在外,每次回来都匆匆忙忙的,很少去玩。
我百度了解了一下这个景区:
龙山森林公园是1992年经省批准,在原国营龙山林场基础上建设的。
这美丽富饶的巍峨大山,有48面山峰,形似巨龙,面积达30平方里。与新邵、双峰县交界,距涟源市城35公里。
它高大险峻,峡谷幽深,林木苍翠,奇特壮观。岳坪峰最高,海拔1513.6米,神奇俊秀,风光旖旎。
龙山森林公园龙山山脉亘涟源、新邵、邵东、双峰四县市,主要部分在涟源市西南边陲。
据清同治《湘乡县志》载:“湘之山以龙山为最大,高峰矗立,环湘两百里,外望这,如阵云浮碧。有水飞洞,四面崇山围绕,中有洞天,其水由浮云石飞流而下,望如白练,故其地又名白水。浮云石有石依山歧出,高百丈余,远望如人参立云表,故又名仙人石,皆胜地也,山巅有池,池中有鲤,常有烟雾缭绕,相传为龙所居也”。
当地传说,在很久以前的一天,突然天昏地暗,雷雨交加,山上池水猛涨,池中跃出奇蛇,形似蛟龙,凌空飞舞。此即山池“为龙所居”的依据,后人因以名山。
于是开了导航往龙山,山下的气温是2度,想象得到1500多米海拔的山上肯定更冷。
车子在陡峭的山路上蜿蜒而上,路边的树枝挂满了冰棱,形状各异,像极了一件件晶莹剔透的水晶艺术品,让我忍不住下车拍照。这在山下可是看不到的,久居广东的我们更是没机会见。
路旁郁郁葱葱的树木中惊现一两树金黄的小花,树干直立挺拔向上,小花则一朵朵的整齐有序地开满了整个枝头,看上去清新雅致。
它们完全不惧这严寒的天气,傲雪盛放着,品性像极了腊梅,让走入山中的我欣喜不已。

来到景区大门,才发现新年这几天没有营业,周边的饭店也没开门,可能是天气太冷,也可能是新年期间大家都忙着走亲戚,景区显得很安静。
沿着路向上走,发现一片湖区,楼台亭榭布置期间。因为下着毛毛细雨,湖面升腾着烟雾,朦朦胧胧中远处的亭子若影若现,水面尽头的树木上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白色薄纱,置身其中,犹如走入仙境。

想走入湖中的亭子,刚踏上走廊便听到嘎吱嘎吱的声音,差点滑倒,地面已然结冻,没有游人前来,我也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以安全第一。
围着湖区走了一圈再往上,耳朵里飘来美妙的佛乐,寻声而去便看到了著名的药王殿。
拾级而上,看到两边的水晶般的树枝上除了都挂满了红色的带子,上面印着各种祝福的话语,想来都是游客来此烧香拜佛后挂上去的心愿。
有桃树挂满了红色花苞,暂时被冰棱冻住了,只要天气一转暖,它们该是迫不及待的会绽放,给游客带入赏心悦目的体验吧。

在殿里上香磕头后,本准备打道回府的我们碰到两对情侣,闲聊间知道这个景区有一条玻璃栈道,在山顶方向。
一行人商量后准备徒步前往。天气太冷,路太陡,下着毛毛雨,怕天气再恶劣,开车的风险更大。
往山上的路上,看着年轻的他们嬉笑打骂,穿着高跟鞋爬着坡精神十足,唱起山歌,居然听到前面有人回应,感觉自己也年轻了不少。
越往上,雨下得更大,渐渐的背包上出现了白色的霜,衣服表面逐渐变硬,头发上居然也挂了霜,名副其实的走着走着就白了头。
爬了一个多小时的山后,玻璃栈道的影子都没看到,路旁居然导向牌也没有,同行的小伙伴兴趣渐减,有了下山的打算。
刚巧山上下来一位大叔,打听之后才知我们走错了方向,玻璃栈道在另一方向,返回再去至少得两个小时,而且天气原因,玻璃栈道并没有开放。
看来只能下次再来了。于是跟着大叔下山,他带着我们走了一条小路,虽然有结冰会滑,但路程比上山时短了不少,我们无比信任地跟着他下山了。
是因为说的那口乡音吧,让我们初次见面却感觉很亲切,也没有再外面时的提防防备之心,这就是在家乡的归属感吧。
开车下山时更是小心翼翼,山路多弯且陡,大雾笼罩,能见度很低。虽然天气寒冷,游人较少,但我们看到了龙山银妆素裹的一面,有着别样的美丽。
下次再来时应是夏天,那时的龙山应该有更多的惊喜等着我们,期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