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朋友介绍我,认识一家知名品牌奶茶店,滁州地区的老总。
没有见面前,我的脑海里是大街小巷,无孔不入,到处都是他们家的奶茶店,而能够拥有这些奶茶店的,应该是个土豪,典型的资本运作者。
见面给我的反差太大,入我眼的仿佛就是一个谦卑的学者,更像一个传统文化学校的老师,而我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素食。
那一刻,我的感觉不是他乡遇故人,而是家乡遇故人的感觉;
我知道,这个城市还有一个和我一样的人,这是一种遇到知己的感动;
他跟我们分享了他的成长经历,以及他正在践行的扫除道。
通过打扫卫生,思道、悟道、得道。
通过他的分享,好好吃饭,再次进入我的世界,变得更加的深刻,我歪打正着触碰到一点感觉,现在更加清晰方向。
和他们交谈的瞬间, 仿佛一道光植入我的脑海,原来那些懵懵懂懂的感觉,变得清晰起来。
那就是 ,当你事事用心的时候,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是可以成就,成为自己成长,觉悟的途径!
心在哪里,成就就在那里;
心在哪里,未来就在那里;
心在哪里,幸福就在那里。
滚滚红尘中,很多的时候我们成了无心之人,心跟不上欲望的脚步,灵魂找不到回家的路,情绪成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财富越来越多,迷茫越来越多,茫然越来越多,抱怨越来越多,委屈越来越多,痛苦越来越多!
当我们活在痛苦中的时候,我们更加的执着外在的欲望,以为那就是快乐,那就是安全感。
时代的飞速发展,让我们有时候感觉非常的恐慌;
我们不想被时代抛弃,所以很努力,我们努力的把自己模仿成别人的样子;
别人家买大房子,我就要模仿,买大房子;
别人家孩子考名牌大学,我就要我家的孩子必须上名牌大学;
别人家换车了,我就想立刻换车;
别人说这个好,我就必须拥有;
别人······,我就想······
我们被别人催眠了,忘记自己原来的样子,甚至开始嫌弃自己原来的样子,嫌弃自己的父母不好,别人的父母疼孩子,有钱、有势、有名;
嫌弃自己的孩不好,别人家的孩子聪明能干,学习好;
嫌弃自己的爱人不好,别人的爱人是才貌双全,能干、体贴;
嫌弃自己的家庭、我们怎么就摊上这样的家庭。
我们觉得别人的都是好的,自己的一切都不是好的。
我们把自己抛弃了,被抛弃的自己,在迷茫中游荡,找不到回家的路!
于是,我们以为外面的房子,车子,票子,名誉,权利就是我们的家。
于是,开始执着,拼命、玩命!
我们所做之事,很多的时候,不是我想怎么样,而是别人那样,所以必须那样,因为我已经丢了,别人就是我要成为的样子;
前段时间,我去参加一场婚礼,西式的婚礼,司仪的调侃、逗乐,闹哄哄的,总感觉少了一点心的味道,就像很多的年轻人的婚姻,把离婚当作儿戏。
而让感动的一次婚礼是,曾经参加过一个中式婚礼,当看见新郎、新娘穿着自己本土的服饰,作为中国人忽然有点自豪感。
虔诚的叩拜,礼仪,我忽然有一种想要流泪 的感动,不做作,不张扬,庄重而喜庆,那是来自于对婚姻的敬畏,对家庭的担当,以及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信仰!
而今,追逐、模仿,比较,已经让我们迷失了自己的样子,我们把自己丢了。
快,模仿,攀比,成了这个时代的节奏。
快餐、快车、种菜快,养殖快,快········
甚至在培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也是追求快速开花结果,往往干了拔苗助长的事情,前功尽弃。
我们为了快,开始了委屈自己,变态自己,凑乎生活,牺牲生活。
本来,快的赶超,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可是不知何时,我们已经没有了生活,我们被外界的快绑架了自己,仅仅只是活着。
我有一些快的朋友,她们不敢给自己一点点闲暇时间,风风火火,日子过得浑浑噩噩,家里房间堆的是“各种各样的古董”一些多少年不用的东西,(我曾经也是这样,不敢把家里不用的的东西扔了,不敢扔,其实是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惧。)。
冰箱里随便翻出点食物就是一顿饭,忙于工作,早就忘记了什么是生活,一边抱怨着生活的枯燥,一边又不愿做任何改变。
我们把自己正在受的苦,怪罪别人,怪罪这个社会
记得有一位作家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而这个诗意的生活,来源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
为什么我们觉得过年的味年越来越少,生活越来越无趣,都是因为图省事,我们只是在意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演绎意义与感受的过程,仪式感不需要多少的物质做基础,它体现的是我们对生活的尊重和热爱。
一顿营养美味的早餐、一家人彼此的问候,餐桌上的一束鲜花、进家门的一句“欢迎回家”、一个温暖的眼神、一个温馨的动作,春节时,门上那一幅幅春联......
这一件件小事,都能赋予生活仪式感。
在平凡又琐碎的日子里,仪式感能让我们心怀期望,心存感激,获得快乐;
曾经朋友到我家吃饭,所有成品都是我自己做的,包括喝的。
我用土豆、鲜香玉米、糯米榨了一杯热饮,朋友好奇的问我,你怎么想起来如此搭配?
其实,对食物之间的不设限,是对食物的热爱,是对生活的追求。
与物相伴,在无声中寻找有声的世界,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我很感恩爱人、孩子,给我一次做家庭主妇的机会,让我有时间,有机会去体验无声的世界。
朋友说我矫情,无声的世界也谈爱;
其实,这跟矫情无关,把枯燥的生活出美的感觉是一种矫情的美,与物质基础无关,而是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幸福的重视,对自己的重视,对家人的重视。
生活就摆在那里,活成什么样,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态度。
我们可以作践自己的生活,把自己过成怨妇的模样,也可以尊重自己的生活,让生活多一点仪式感。
仪式感是一种自己的心境,自己和自己相处,自己和他人相处;
自己对自己的爱,自己对他人的爱,需要一点仪式感。
悄悄对自己说,我爱你;对眼前的人说,我爱你;对家说,我爱你;对孩子说,我爱你。
让己有爱,让家有爱,此时、能够好好爱,就能够好好过,就能够好好的活。
心怀感激,心就会慢下来,就会多一份感觉,多一份感受,让爱回家,就是生命中至关重要的仪式感
常常有人抱怨自己不幸福,羡慕他人的生活过的很美好。
其实,所有的苦乐根源是我们的心,幸福一直都在,只是有时候我们对幸福视而不见,失去了才后悔;“心安便是家”。
把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赋予了仪式感,就是让心回来,让家有心!
我正在努力,让生活的仪式感多一点!
祝福,感恩遇见。
愿爱,与你我同行;
愿,仪式感与生活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