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美的样子
一个人,于家于国,总是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不论你是何种角色,都要把自己塑造成为最美的样子。对此,孔子的看法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这是《论语·颜渊》篇中的句子,意思是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首先,最美的君主是什么样子的呢?最丑的君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明者,智也;昏者,庸也。最美的君主是明君,最丑的君主是昏君。明君的佐正材料是本篇的另外一章:“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认为,“正”是“政”的谐音词,如果君主是正义的化身,带头领着臣子们走人间正道,那么还有谁敢不走人间正道呢?
然后,最美的大臣和最丑的大臣有何不同?最美的大臣是忠臣良将,最丑的大臣是乱臣贼子。纵然是昏君,他的身边也不乏忠臣良将。即使是明君,他的身边也会有乱臣贼子。做臣子的,要忠君爱国。这种美德永远不会过时。当然,从理性的角度来讲,我们反对愚忠;从感性的角度来讲,我们支持精忠。也许有人会说,岳飞的精忠其实就是愚忠。对此,岳飞却不敢苟同。十二道金牌召唤着岳飞班师回朝,那些金牌也许会弄奸耍诈。他们召唤岳飞,岳飞几经思索,忍痛返回,那些金牌呢?却颠覆了一个时代。罪过不在岳飞的名下,而在昏庸者的皮囊中、腐朽者的枕头里。岳飞金字牌的心灵不会弄虚作假。如假包换,他打得起这个包票。哪怕赌上自己的性命,他也在所不惜。汉文帝对周亚夫的高度评价是:“真将军也!”我们对岳飞的极度赞誉是:“真元帅也!”他们把臣子的本分做到了顶点,岂能不令万人景仰?
《颜渊》篇里的忠臣的佐证材料是:“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大体意思是,子张拿着“臣”的谜面来请教孔子,孔子一语中的,把那个“忠”厚的谜底完美打开。为臣之道就是做官之道,请不要疏于政务,要忠实地执行君主的命令。
欣赏了君与臣的最美的样子以后,我们不妨再来看看父和子的最美的样子。这就更容易理解了。在古代,父亲最美的样子是一个“严”字。严父与慈母是相对而言的,前者富有阳刚之气,而后者颇具阴柔之美。儿子最美的样子是一个“孝”字。子以孝为荣,以逆为耻。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句话言有尽而意不止。它生发出来的语意还有“师师,生生,老老,少少”等,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说明了。
愿每个人都能够看到他人最美的样子,亦能够看到自己最美的样子。皆大美好,岂不快哉?
2.“克己复礼为仁”的意思是什么?它在法治社会有什么积极的现实意义?
答: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孔子集思想和教育于一身,他为我们讲述了一道数学问题。克己+复礼=仁。意思是说,克制自己,加上遵守礼数,这就等于仁。
在法治社会,这个道理同样适用。请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精神失常,文化失落,水平失准,那么这个人还能够称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吗?他就枉为人。他置国家法律于不顾,无法无天,没有礼数,还无休止地不可“礼遇”,无“礼”取闹,他的“仁”何在?无耻小人,莫过于此!无知之徒,莫过于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