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沟通的艺术》
•你听过一个相当有趣但是带点歧视的笑话,你假设这个笑话不会冒犯一个有点拘束的朋友,结果还是冒犯了对方。
•老师想要删除授课内容中的某个主题,让你感到很不舒服。你假设自己是老师,一定会想要知道学生对你所做的事情是否感到困扰。所以你认为你的老师可能也会乐于接纳建设性的批评,结果很不幸,你错了!
•一周以前你对朋友发火,说了些让你后悔的话。如果别人对你说了这些话,你会认为两人的关系到此结束了。心想你的朋友也会这样认为,于是你觉得再联络对方也没用了。事实上,你的朋友认为他也有部分责任,结果他认为你才是想要了结关系的人。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例子了解到这样的一个现象:有的人会猜想别人以不利于自己的方式看待自己,有的人会猜想别人以对自己有利的方式看待自己。别人的想法一定类似于自己的观点,这种错误的假设广泛且频繁地发生在许多情境中。但是,别人并非总是按照我们的方式思考和感觉的,因为假设彼此的想法类似可能导致问题。你如何能找到别人真正的立场?有时候要靠直接询问对方,有时候靠着和其他人核对,有时候则需要在深思熟虑后做一个成熟的猜测,这些替代性的方式都比单纯的假定“每个人都像你一样反应”来得更好。
I:
what:用几种代替性方式如直接询问对方意见,通过周边熟悉的朋友印证,用合理成熟的推测假定取代自身无知的对对方反应的单纯假定。
why:用以了解对方态度并随之采取积极措施,缓和关系。
where:和朋友发生分歧时。
how:切入主题,直接询问对方,旁敲侧击,通过周围相识朋友的反馈来了解对方态度,用合理有依据的假设来推测对方态度。
A1:大二的一门课叫西方经济学,中英文授课,是一个很固执的老师,讲到外部性的时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在大院子里开了家小卖部晚上生意好但很吵,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睡眠,所以外部性为负。而老师一直不同意这个观点,哪怕这个例子我们是从书中找到的。
A2:中午我带朋友去吃沙拉,她很羡慕我经常发现一些好吃的地方,我随口打趣了句:“你这个宁波人做的不称职哦,好吃的地方都不知道。”她不屑地说:“哪有你们城里人会玩。”我就没接下去了。我当时应该认真地问她:“生气了?前面有家一点点,喝点消消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