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一个纯粹的业余书法爱好者,写得不好,自认为只能算是写字,不能算是书法。喜欢在有空的时候练两笔,以前找纸质的字帖练习,现在网络发达了,练习时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在网上找到你所有能想到的名家字帖,诸如《灵飞经》、《兰亭序》等等,比以前方便多了。不仅喜欢练字,更喜欢欣赏书法,那觉得是一种享受。于是在《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一些媒介上关注认为写得不错的视频、文章等。
某日在《今日头条》上浏览书法帖子时出现一个熟悉的名字—徐静蕾,她不是影视演员吗?心中有些疑惑,于是点开个人资料,是导演、演员,代表作品有《将爱情进行到底》、《杜拉拉升职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果然是她。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浏览了她在《今日头条》所有的帖子,除了少许晒晒日常生活的帖子外,其余帖子全是学习书法、油画、国画、手工等作品。
看到她的这些作品,心中肃然起敬。身处灯红酒绿的娱乐圈,却能与之保持距离,真实坦荡、成熟独立。她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与世界交流,从书法到剪裁、制作手工品等等,凡是她产生兴趣的东西,都用心去做到完美。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在这个复杂纷繁的社会,我们要生存和生活,就必须要和人、和事打交道,这个过程中,把握好尺度的同时也要保留真实的自我,也就是所谓的知世故,而不世故。

“人世间真是难处的地方,说一个人不通世故,固然不是好话,但说一个人深于世故也不是好话”。仔细想想果真如此。那么,世故和不世故,最合适的度又在哪里呢?
华为老总任正非写过一篇《管理的灰度》。他提出:一个领导人的水平就是合适的灰度。“并不是非白即黑、非此即彼。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纵观历史上的变法,大多没有达到变革者的理想。任正非认为之所以失败“就是缺少灰度”:“变革太激进、太僵化,冲破阻力的方法太苛刻。”、“方向有时并不是一条直线,在某些时段来说,还会划一个圈,但我们离得远一些来看,方向仍是紧紧地指着前方。”。坚持“合适的灰度”,任正非带领华为所向披靡。

知世故而不世故,明世俗而不受世俗浸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才女徐静蕾以隐者的冷静心态在俗世里为自己建一座后花园,用超脱尘世之外的心态去体验那世俗世故之外的无极之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