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该怎么活着(33)––你们到底在想什么?(4)––原生(3)–
- 人该怎么活着(34)––你们到底在想什么(5)––原生(4)––
- 人该怎么活着(32)––你们到底在想什么?(3)––原生(2)–
- 人该怎么活着(31)––你们到底在想什么?(2)––原生
- 人该怎么活着(40)––你们到底在想什么?(11)––原生(10
- 人该怎么活着(37)––你们到底在想什么?(8)––原生(7)–
- 人该怎么活着(38)––你们到底在想什么?(9)––原生(8)–
- 人该怎么活着(39)––你们到底在想什么?(10)––原生(9)
- 人该怎么活着(35)––你们到底在想什么?(6)––原生(5)–
- 人该怎么活着(36)––你们到底在想什么?(7)––原生(6)–
(一)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具备三个要素:
1,人得具有生存能力,也就是一技之长;
2,人在具有独立性,也就是不受制于人或者不钳制于人;
3,人要认真的活着,也就是人得有自己的归宿。
职业锚是职业上的定海神针,归宿就好比是生活锚,是生活上的定风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职业锚,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生活锚,也就是有不同的归宿。
归宿不是填充生活空虚的安慰剂,也不是文化艺术方面的无病呻吟,同样也不是心理缺失上的一种补充,也不是思想上的一种洗脑。它是人心底深处实实在在的渴望,是很真切很真实的东西。
(二)
人一旦有了自己的生活锚,也就是说找到了自己的归宿,人就要认认真真的生活。这个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人际关系问题,也就是与人活着所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的第2个要素发生冲突的问题。
人有了自己的归宿,就会有自己独立的意志。而在生活当中,一个人是不允许其他人有独立的意志的。一旦发现其他人有自己独立的意志,强势的人就会对弱势的人采取打压的做法。至于为什么,可能意志这个东西就涉及到心理能量吧。每个人都想要满足自己所需要的心理能量,所以就采取了摧毁他人的意志保护自己的意志的打压做法。退一步讲,在一个社会秩序和文化秩序都完善的环境里,对他人采取打压做法的人可能是出于三方面的原因,一个是自身安全感的缺失,一个是对不公平感受的补偿,一个是对于存在感的需要。而如果社会秩序和文化秩序都不完善的话,这三方面的原因将变得更加的重。这三方面原因的人在中国有大约12亿人口,也就是说白领阶层以下的人全都是这一方面的人。
我们是没有办法升到白领阶层以上的,所以我们需要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这个技能一方面保护我们的意志不受摧毁,另一方面与强势的人还能尽可能的减弱这个冲突。而做到这一点仍是基于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所需要具备的三个要素的第一方面,也就是自己必须具有一技之长这个生存能力。有了这个能力,才能与强势的人真正的去“谈判”,最后达到一种平衡,也就是既能满足强势的人的某种需要,又能让他不过分的去摧毁自己的意志。这大概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一种关系状态吧,也是完全可以借鉴一下的。
(三)
以上都是对大环境的一种分析,以及对所存在问题本质的一种认识,而对于摆在我们眼前的一些实实在在的具体问题,也就是对于我们的意志已经被摧毁了的一种状态,该怎么去对待处理呢?
这仍然是7个指标的问题,事情还是得一步一步的来,而心理方面的指标只是这7个指标当中的一个而已,经济指标是这7个指标的基础,但却不是起主导作用的,总之它们之间是互相影响的螺旋式上升的关系。
要推动这个事情向那个方向去发展,必须得有一个主导的人来推动这个事情才行,这就需要那个主导的人非常的具有领导能力。这个主导的人是团长而不是政委,是班长而不是团支书,是将军而不是谋士,是企业家而不是经济学家。这就需要他本人是一个爱玩的人,对事物充满热情充满好奇心,整个人充满激情,感觉生活非常的美好和明媚,充满动力,甚至斗志昂扬,做事情也非常的灵活,很有自信,很有定力,很有帅气,也很有亲和力。不会惧怕某些事物的变动和冲突,甚至能够“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事情。这样的一个人,他不会是受害者模式,不会总是心里感到委屈,做事情也不会总是在想着补偿自己什么,不会觉得周围的人欠他什么,不会情绪沮丧总是想哭。
就像对待意志已经被摧毁的状态如何去对待处理一样,对于一个人的性格不是这种状态的人又该怎么去处理对待呢?其实这一类问题就是属于成长的问题,关于一个人该怎么样的去成长,我们似乎并没有把这个问题想得很清楚。我们只知道应该去读书去旅行去社交去参加实践活动,其实我们还是应该有一些理论的指引,来帮助我们的心理获取一些能量从而促进我们心理的成长。我觉得这里仍然可以借鉴心理咨询的方法,我们诊断出来到底是什么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咨询方法来解决。所以第1步需要做的仍然是自我觉察,自我觉察的过程当中我们再去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