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下午,在家无事,就到长安广场步行街转转。走到步行街南头,2020年“全国消费促进月”“百城万企促销费”西安站长安闹市映入眼帘。前几天听同事也说过。于是就漫步其中,感受感受这种“闹市”之闹。

不同的商家,在两边搭着帐篷,挂着招牌,有的还伴有吆喝声。各种小吃飘来不同的味道:麻辣味的、五香味的……撩拨着人的味觉。长沙臭豆腐、特制腊肉猪蹄、现磨香油芝麻酱、现做香辣麻辣酱等等。各种百货也很多,衣服鞋帽、木制碗筷、竹编器皿、床上用品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

走了一个来回,感觉有几个地方值得关注:
1.写到300免费送。商家提供稿纸,限定时间,让参与者由“1”写到“300”。如果全写对,免费任选一个毛绒娃娃;如果写错,必须用39元购买商家的一瓶洗发水。这种活动可以说是骗人,也可以说是对参与者,特别是小学生专注能力的一次考验。现场,小孩参与的比较多,偶尔也有大人参与其中。

2.百事可乐商铺。商铺前面,不同造型、不同服饰的靓妹帅哥,吸引了更多的人拍照围观。他们每人手中拿着一瓶可乐,摆着不同姿势照相。我也不知道其造型来自哪里,可能是一些动画片中的人物吧!


3.图书论斤卖。这里有少儿类,文学类,励志类等不同的图书,价格不一,有15元一斤的,也有18元一斤的。少儿类图书前的人最多,基本上是大人陪着小孩,挑选孩子需要的图书。如幼儿拼图、幼儿涂画、脑筋急转弯、十万个为什么、格林童话等等。文学类、励志类书籍前面人比较少,有散文小说,一些名著等。这种方式既廉价又能激发人们的读书意识,哪怕不买,随意翻翻看看,也有所收获。


4.“洁净西安,你我当先”长安闹市主题公益活动。参与的小朋友很多,家长也围观拍照。此活动要求每个参与的小朋友,带着准备好的工具,拣拾垃圾。充分体现活动主题:一起弯腰拣拾,洁净西安,为地球减废。我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有意义、有价值,能充分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与参与意识。


5.长安记忆摄影展。前来围看的人不少,此活动借助一些富有时代感的典型照片,折射了长安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变化。有长安一中的校史,有农业学大寨社员们围坐一圈剥玉米,有夏收用钐子收割小麦,有夏收扬场,有合作社农田承包到户,有当年小朋友跳大绳、跳水等。






这些场景对我的触动很大,特别是干农活,一下子将我的记忆拉回到从前……
记得我小时候,常帮妈妈干活:一起掰玉米、摘辣子、摘棉花、锄地等。在没有分田到户之前,生产队把玉米棒子拉回来之后,大家坐在如山的玉米棒跟前,一起剥玉米。手不停,说笑声也不停。那种场景与氛围,是今天的年轻人无法想象与理解的。
夏收季节,割小麦之前,必先选一片空地,收拾平整,叫做碾场。随后将收割回来的麦子堆积于此,或用石碌碡碾出麦子,或用脱粒机脱出麦子。收割小麦时,有用镰刀的,也有用钐子的。尽管人们戴着草帽,脖子上系着毛巾,但太阳很火辣,每个人几乎都是挥汗如雨。这是丰收的汗水,再辛苦也遮盖不住丰收的喜悦。这个时候,走在大片大片金黄色的麦田间,鼻子酣吸的是麦子的香味,充斥在耳际的是割麦的沙沙声。

记得父亲当年就是用钐子收割麦子,且技术很高,尽管很费力,但给人的感觉很轻松。父亲常常带着草帽与石头镜,白色背心外再套着一件白色衬衣,一般不系扣子。衬衣随着割麦娴熟的动作前后飘动。那种姿势与形象,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土地承包到户后,收麦之际,爸爸在前面用钐子割,麦子就被整整齐齐、很均匀的摆放在身后。我和弟弟负责捆麦子:先用两小把麦子系成一条绳,然后用没有装刃片的镰刀收拢一定量麦子放在绳上,最后用膝盖挤压,将之捆在一起,麦穗朝上蹲放在田间。跟在爸爸后面捆麦子,时间久了,我的捆麦技术也越来越高,既有速度,又有质量。一捆一捆麦子往麦场拉时,一般是不会散开的,很结实。
没有小麦脱粒机之前,麦子是用碾子碾的。无论哪种形式,扬场这道工序必不可少。因为扬场可将小麦的残留壳等杂杂质去掉,使麦子更干净。一般情况下,先用木锨铲麦子,然后使劲向空中抛去,如彩虹般,借着风力,分离麦粒与杂质。这是一项技术要求比较高的农活,如果扬不好,会将麦子甩出去。爸爸是扬场高手,除了给自家扬场,还经常帮助其他人家。
多年前的农活,用照片的形式再次呈现出来,我觉得很有意义与价值。对于上年纪的人来说,看到此有回忆、有怀念;对于年青一代,甚至小学生,会在大人的讲解中,了解以往的生活,会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会看到祖国的变化与科技的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