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上图。


2019年,我妈在江西包了三亩地。
为什么是江西的地,大概是因为,妈妈作为安徽人,和江西人是老表,说来亲切。
三亩地有多大,说来惭愧,我是没有概念的。只知道,古人云一亩三分地。三亩地大约是很多的。
对着这么大的地,我妈想着,空着也是浪费,不如弄点什么,于是问我,你要是有三亩地,你想搞点什么玩玩?
彼时,我才19岁,刚体验完一年的大学生活。那时尚且年轻,虽然现在也不大,但大抵太小,没有生活经验,只是想当然的,江西的橙子出名,不如种脐橙好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田地种一方果,大抵是没错的。
第一年种水果,也是第一次接触种植业,我和妈妈两个门外汉,着实毫无头绪,只能纸上谈兵。
其实要说起来,我才是真正的门外汉。我是完全没接触过农活的。
妈妈在安徽的老家,是有很多树的,从前她也是栽种过一亩地,但大多是苹果梨子这一类常见的。只可惜,发大水迁家过几次,这些树不了了之了。
那还是我妈被分配到南京工作以前的事情,彼时我妈还没认识我爸,也还没有我。
好在,我在上交大求学,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彼时上交大植物系还是单独的院系,没有合并到农业系。
于是,我和我妈咨询了植物系的老师,当然,咨询也废了一点点人力财力,这里略去不提。
三年木的橙树正直壮年,次年秋收的时候,硕果累累。
有了专家指导,种出来的果子比隔壁山头的果农种的都要饱满,尽管让他们羡慕去。
那也是第一次,我知道了,橙子和橙子是不一样的。
60mm的叫小果,这样的虽然小,但是已经是成年人了,成熟到可以品尝了,但大抵差了点口感,会稍微偏酸。
80mm左右的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大果了,是最理想的状态。
100mm以上的属于超大果,但一般熬不到这么大的时候,如果在树上待久了,就像开窍的姑娘,迫不及待要嫁人一样,要离开树枝梢头的娘家,拦也拦不住。所以还没长这么大,果子就要落地了。
落地是最糟糕的情况,因为十有八九是要坏掉的,到不一定是烂掉,但至少也要摔出几道疤来。甜美的姑娘家长了几道疤,是嫁不出去了。
所以这样的果,会低价卖给饮料厂,说是低价,真的不能再低了,一元一斤这么收购,如果不是整数还要抹个零头。

像这样都是掉下来摔的,虽然没有烂果,但是这样是不好卖的。
再比如,今年江西发大水,好多树种子选手都呜呼哀哉,今年产量着实锐减。
这些我从前过嘴瘾说种脐橙的时候,压根就没考虑过。往年我妈都是拿来送人的。一家送三次。鲜果期也就是刚上市的时候,是又甜水分又足的时候,会送一批过去。十二月下旬经历了阳光照耀后,糖分比水分足,会再送一批过去。一月到二月左右的时候,经历了冬天的洗礼,水分含量飙升,会再送一批过去。
从前我倒不知道,原来不同时候的水果是不一样的味道,现在知道了一点点。
在鲜果期之前,果子太小太酸,是不会动他们的。如果二月份往后,三月份的时候,枝头也有果子,但步入老年的脐橙姑娘,我们怎么好意思拿得出手,所以早早摘下来,仍旧是卖给饮料厂。
这样,一年下来,种植的成本还有送人的快递费,林林总总加起来也要花费五六万(第一年买苗请教专家等基础建设费用不计入其内)。
今年情形不一样了。这些“人情”送不出去了。这些朋友们,不是在疫情管控区,就是在被管控的路上。
然而果子是要尽快摘下来的,毕竟寿命太短了。等到这些朋友解封了,第二批的果子都要吃完了。
如果把这些橙子苗卖了,也不划算,一颗只能卖八十,按一亩地五十株来算,也不过一万二,远远不够人工成本。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评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