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中,keep已经走过六年。这六年里,keep的用户规模不断壮大,已经达到了3亿人,并且日活用户达到了600万人。keep的估值也达到了20亿美金。2021年,频频传出keep IPO的动向。
keep的课程和各种分享都是免费的,很多人可能很疑惑:keep的盈利模式到底是什么呢?过去的六年时间里,keep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商业化路径。
在4.21的战略及新品发布会上,keep也明确了自己的战略发展方向--内容精品化,运动科技化
01 keep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keep尝试过线下发展,keep旗下的线下门店Keepland是其在线下的尝试。但是这个模式并未取得成功。由于去年疫情的冲击,健身行业十分不景气,加上高额的运作成本,keep被迫关闭了多家北京和上海的Keepland门店。
Keepland做了一次尝试,但是这次尝试也说明了走线下的模式或许并不适合keep。
除此之外,keep还拓展了服装品类。想像李宁、FILA等品牌靠近,做出更具设计感的运动生活产品。然而,想要走这条道路,需要有强大的分销能力与出色的选品,才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显然,keep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最终,keep回归了功能性服装。
02 keep要如何下这盘棋
2020疫情这只黑天鹅,打破了许多行业的平衡,也催生出一些像线上办公、居家健身行业的快速发展。keep就正好搭上了这趟居家健身的快车。
keep在2021年1月完成了最新一轮的融资,此次融资主要投入在直播课及精品内容IP,智能硬件AIoT方面。
疫情期间,keep推出了大量的线上健身教学视频,让大家在家看直播就能健身。大量的用户涌入平台,开启了居家健身之路。然而当疫情褪去,居家健身直播是否能留住这些用户呢?keep在上面进行了一场头脑风暴。
keep副总裁黄晶晶希望打造一支keep教练天团,用专业教练的自身优势,打造更好的内容,也可以带动相关智能产品的售卖等及广告等一系列的商业变现能力。
keep想要通过内容与客户建立连接,这样的连接更为紧密;其次,做好内容,内容是平台的根基,提供有门槛的学习内容,可以扩大会员规模;内容本身能够带来品牌溢价。
但不仅在keep上能够获取到居家健身视频,现在很多短视频平台,例如抖音和快手,上面有许多简短的健身视频。这些平台拥有更加强大的用户量及流量,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会让keep平台的用户分流,这也是keep发展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03 初见成效
拥有3亿用户的keep不是缺流量,而是缺少流量变现的方式。
keep目前营收主要有消费品业务、广告业务、会员业务三部分构成。其中消费品业务占比超过了一半,但是远远未到达天花板。
keep的消费品主要集中在京东、天猫及keep商城进行销售,销售渠道并不算丰富,但是所带来的利润十分可观。未来,keep还可以通过建立社群、线下分销的方式拉动销售增长。
消费品变现是一个不错的变现渠道,会员业务的利润率也并不低。
会员是高毛利的互联网产品服务,如果有强大的会员基数,会给keep平台带来不菲的收入。
keep的会员+广告+电商的模式已经初具雏形,但它能否持续盈利,还取决于未来的规划。
如今,keep的变现模式已经十分丰富,keep也想打造属于自己的健身消费闭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