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丰,这个名字我忘不了。
早上来到办公室就翻看书,继续阅读,正好看到了手记六—生死两地书。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总有一个不好的感觉。果然,这是一个催人泪的节点。
杨守丰,一个自然而然归于男孩性别的名字,李镇西老师与他通信的时候一直以男孩子来称呼他,如果早知道她是个女孩子,或许回信中的语言会更细腻柔软。可惜,等他知道的时候,她已经永远离去,看着文字,我不禁和李镇西老师一起落泪,多么美好的一个孩子就这样消失在世界里,还好,李镇西老师给了这个孩子世界的美好回忆。
这一章节以信的格式出现,每读一封信,我都随信的内容而跌宕起伏。每读一封信我都在反思自己与李镇西老师的差别差距,李镇西老师的成名是自然而然的,从文字中看出,李镇西老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细腻认真地做着教育工作,非常有想法!我一直觉得我和李镇西老师同样的热爱教育事业,但我的热爱与李镇西老师来比,真的不叫热爱,我佩服李镇西老师的智慧思维,在与郭守丰通信中,展现的气质与智慧是我深深折服的,我觉得有李镇西这样的老师,孩子们真的有福!
面对郭守丰同学的各种迷茫和困惑,李镇西老师总能恰到好处地开导。比如郭同学的希望自己能给世界带来光明和幸福,李镇西老师会先肯定这样的想法,然后顺势开导世界上或许有不美好,但始终要坚守自己的初心,做一个正直、真诚、追求进步、为祖国发奋学习的学生,正确认识不美好,坦然接受世界的缺点,依然做出自己的贡献。
其实在信中,李镇西老师没有过多的劝诫语言,大多时候都是以沟通交流的形式倾吐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我想郭同学在李镇西老师那也是感受到真切,才会信服的坚信!我想李镇西如果不读书,没有思考,这些人生的智慧是做不到潜移默化地传递的,我想我也应该读书,尽可能地读书,智慧越多,搞起教育来也越顺手。
看完这一章节,我一直在反思,如果我处于李镇西老师的角度,我是否有更多的耐心来通信与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呢?或许繁忙的工作家事,使我难以坚持。但我看到李镇西老师的坚持,让郭同学收获的美好,我又觉得,这是教师的光荣。以后的教学中,是否也应该像李镇西老师这样,怀揣着爱心,去点亮孩子心中的灯呢?我们或许遇到各种性格的孩子,又好又坏,但要知道他们仅仅是孩子,可塑性、向师性还是极强的!如果我们都能多些智慧与方法,可能就会让更多的孩子收获更多的灯亮。
李镇西老师说,他只是个平凡又普通的人,或许走在街上,准认不出他,可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智慧却很高大,很不一般!
我也要像李镇西老师一样,不仅做一个好老师,更要做好孩子人生的引路人!以更广阔的方式引领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