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三十夜间蒙蒙月,半夜时间有人捞茄得,瞎子看斗打,聋子听斗打,哑巴一声喊,拜子就开赶,赶到偎泥湖,搭得灰之蒲”,儿时合信(不靠谱)的话儿,现在,通过科技手段已可实现了。
40多年前,儿时家乡的土话不时在脑中回味,写几句,你猜是哪里的?
老婆或少妇叫姑娘,女儿或未婚少女叫娅头,儿子叫娅热,父亲叫伢,娘叫姆妈,祖父叫大嗲,祖母叫小嗲,外祖父叫嘎公,外祖母叫嘎嘎,姑叫么么,儿童叫小娅儿,少年叫大娅儿,厨师叫袖匠,理发师叫大助,大人骂小孩叫“华孙子“。
毛巾叫护儿,短内衣裤叫桩巴裤,豆腐脑叫灰麻,腐乳叫豆乳,豆腐叫干子,杨树叫柳树,柳树叫杨树,蚕豆叫豌豆,豌豆叫麻娅。
今天、明天和后天叫角儿、么儿和厚儿,打架叫割裂,能干叫力俩(量),结婚叫过喜会,漂亮叫乖致,不漂亮叫不撑土,讲卫生叫说里,不卫生叫纳踏,上有大人而亡叫华孙子,防汛叫防泛,、、、、、、混得好、(男)长得标志(好)、穿得好等叫撑土,行、可以、好、要得、同意等叫则是,无可用语言表述完行、不行、好、不好等的叫嘎懒。
这个地方就是洞庭明珠,鱼米之乡的安乡县,我的家乡是临近澧县官垸的安福乡。许多称谓一直保留到现在,外地人到安乡千万别随便叫少女为姑娘,不然会挨骂,可叫姑儿或Y头,美女很流行,“小姐“已是贬意特指。不能随便讲“嘎懒”,不同场景、不同语调意思完全不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