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耀东
社交营销经营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关系是基础,信任是前提,产品是保障。
在我看来,企业或是品牌,其实是不参与社交营销的,其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不同的社交个体,能够健康、有序的实现关系变现。
因此,这和社会化营销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第一,社会化营销更多的是强调企业、品牌与用户之间的强关系,企业、品牌依旧是营销主体;第二,社会化营销强调的是一对多的关系维持,而且这个主体并非个体,而是企业或品牌的代名词,很难在用户心目中产生鲜活形象。
社交营销所产生的互动连接,可以让个体之间的关系更紧密。频繁的接触、体验和互动,会让原有的个体关系更加坚固,信任值也会大幅度提升。当然,社交经营的过程,一是要有过硬的产品;二是经营观要正,合理赚取利润;三是强调共同致富,而不是单纯的买卖关系。
认真分析,你会发现,社会化营销其实更多的是创意互动营销,看似可以拉近企业、品牌与用户之间的距离,实则并没有产生多大的长远效益。因为,企业、品牌与个体之间,并不可能产生真正的感情。如果真可以,经营多年的传统品牌,还会害怕用户流失嘛?
大多数人的观念里,企业、品牌有粉丝、有用户才有未来。这个理解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并不认同。我认为,企业、品牌着重关注的并非是粉丝,而是所能创造的社交环境。
当企业、品牌创造的社交环境,能够让不同社交个体舒心、快乐并能良性获取收益,自然会吸引到更多的社交个体参与其中。久而久之,企业、品牌会成为社交个体青睐的社交平台,而其所创造的社交氛围,自然也会被广泛传递。这种超强的社交感染力,我相信才是企业、品牌真正想拥有的。
抓住社交营销的本质,无论对于实体零售企业,还是互联网新兴企业,在未来3-5年,绝对是高速发展的机遇。社交营销三板斧,我简单总结如下:
一是平台思维。如果你是企业或是品牌的掌舵者,请你转变思维,把你的企业或品牌,做成社交平台,并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交环境,创造轻松愉悦且人人都能受益的社交氛围。这样,你的企业或品牌,会吸引源源不断的社交个体参与其中,这远比盘粉丝更受益。
二是关系思维。这里的关系,并非是企业或品牌与用户的关系,而是企业或品牌,能否给社交个体创造和谐友善的社交关系。作为企业或品牌的掌舵者,如果能让社交个体之间关系得以维护、巩固和强化,远比挤破脑袋引流拓客有价值多了。
三是共赢思维。社交个体之间如果追求社交利益最大化,那社交营销很难维续,而且会逐步蚕食企业、品牌所沉淀的社交价值。所以,企业或品牌,应让社交个体之间,形成受益共同体,做到收益合理均衡,实现共创共赢。
写在最后的一段话:社交营销的主体是不同的社交个体,企业或品牌就是配角。未来的营销环境,主角不会变,配角当不好,便可随时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