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 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史学大家吕思勉在《三国史话》里说:“天下惟心地光明的人,说话能够坦白。”简书给了我一个直白的机会,我亦回了她一个坚毅的眼神。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我于2022年7月30日注册简书,随后陆续看了10来篇文章并点赞,也就过了11天,2022年8月9日刷文点赞后,我就一直没再逛简书,直到2023年12月14日发表了短文《如沐春风》,才开始日更至今。
我也思考过,自己为什么会认识简书、来到简书?我发现,注册简书那阵子,正回忆梳理10多年来的工作经历,打算构思撰写一篇青春奋斗主题的散文式记录性文章。后来估计是工作原因,就没有继续回忆和构思,倒是留下了“三十八岁正青春”这个简书名称,看着依然喜欢。
记录工作、生活、灵感,简书无疑是很好的选择。很多事物、做法、感触对于自身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如果没有文字记录,渐渐就会淡去,当你回过头来想“重拾旧山河”时,就会发现那些影像难以捕捉,文字显得苍白无力,应了那句话:“再牛B的萧邦,也弹不出我的忧伤。”如今,再次来到简书,我想跟简书说:“你好,我是三十八岁正青春,正式认识一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日更,是简书挖的一个“坑”,但这个“坑”不是让人跳、陷害人的,而是给创作者种树的,而且每天都要种。创作者的喜乐就是看着树越种越多、越长越高,直到枝繁叶茂、连片成林。日更是花心思的,每天都要想着写点啥。比如我想写一些与工作相关的,就要留意关注今天、近期有什么有意思、有哲理的人或事,这对于后勤岗位的我而言,也是挺难的,毕竟每天接触的同事总是同样的三五个,有些工作又不能写或不好公开发文。因此,三五百字常常要在下班后绞尽脑汁才能搞定。
一开始,我是单枪匹马闯简书的。除了日更,就是看简友文章、点赞、关注,学习一些简书知识,但是对界面、功能还是有些陌生,倒是很感谢“河南妞”“珈蓝青羽”两位消零派前辈,把我文章收录专题,给了新人小惊喜。日更10篇后,我就迫不及待申请“简书创作者”,简书也在三天后第一时间拒绝了我,着实让我黯然伤神了一会。这期间,有几个友友简信要介绍我办会员,我本想着成为“简书创作者”再办,也问了“河南妞”自己办会员和友友介绍办会员有什么区别,她倒不反对找友友办。
或许是机缘巧合,我看到了“欣然516”写给新人的文章,她也邀请我办会员。我想,自己既没有损失,又有利她人,那就办吧,格局大点。这时还有个小插曲,我用手机一直交不了费,交易记录里面“购买简书铜牌会员1个月”未支付竟有35单,最后是在电脑上才完成了交费。随后,“欣然516”就像我在简书的导师,介绍了一些经验文章让我学习,了解简书规则,逢问必答,指导该做什么、没必要做什么。比如曾经我还想着关注、点赞一大堆友友,然后期待被关注、点赞,结果证实没必要。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元月2日,我获得了“日更20天”徽章,这是来简书努力耕耘收获的第一个荣誉,除了倍感欣慰,更感前行道远。对于申请“简书创作者”,“欣然516”老师也提了一些建议,比如每篇文章最好800字以上,我也从三五百字向八百一千努力。有一天,“欣然516”老师又提醒我可以向“我与简书的故事”“简书会员应援计划”“书香澜梦”等专题投稿,我也有了更精准的目标。
元月6日,这是一个让人激动的日子。我的文章《重新开始》被“书香澜梦”和“理事会成员推文”等收录,这也是我第一次投稿被采用。看着一条条收录消息,我特别庆幸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坚信简书创作内容为要,这也是来简书的初衷。
我把王国维治学的三种境界应用到认识简书的所经所历、所感所悟,凑巧有些不谋而合,但与治学相比只是九牛一毛的体会,暂且就称之为“小三境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