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巴多普通心理学》第十章人格:全人理论
理论知识点:
1、人格是指一个人在认识和行为上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是个体的动机、情绪与认知通常在行为上的表达方式。由生物、环境与心理过程的合力塑造而成,这些因素都扎根于社会文化与发展的背景之中。人格它被我们当做一种身份标签,用于快速跟人建立联结,获得某种身份上的归属感。
2、大五人格理论把人分成五种特质,开放性、责任性、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每种特质分为一个从宜人性到非宜人性的连续谱,各自有特质优势和劣势的存在。每种人格特质没有好坏之分,都有其适应的环境空间存在。
a、开放性也被称为求知欲、好奇心、独立性。各自优势特质:高开放性的人喜欢尝试新事物,好奇心强。低开放性的人踏实稳定。
b、责任感也被称为可靠性、目标导向、坚定性。各自优势优势:高责任感的人做事情有条理,有计划。低责任感的人脑子灵活,不受规则束缚。
c、外倾性,也被称为社会适应性、笃定、善于社交、大胆或自信。各自优势特质:外倾的人享受社交,内倾的人享受自处。
d、宜人性,也被称为温暖、招人喜爱。各自优势特质:高宜人性共情能力强,体贴周到。低宜人性我行我素,不在乎他人看法。
e、神经质,也被称为焦虑或情绪。各自优势特质;低神经质的人比较松弛,高神经质的人比较敏感。
3、时间人格:生活中充满选择,或大或小,人们做出选择的方式构成了自己的人格。大多数人在做出选择时采取三种方式:
a、现在时间导向选择:当下情境的刺激(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生理因素(饥饿、疲惫)和社会因素(别人在做什么、说什么、模仿什么),来做出决策。
b、过去时间导向选择:回顾以往相似的情境,参考过去的经验。
c、未来时间导向:想象行为在未来造成的后果。
知识点体验:
1、我们生活中难免给人贴标签,而我的理解人格就是通过心理学理论研究给人贴的标签,是用来帮助我们认识理解他人的一个工具。比如,形容一个人是高神经质,敏感,另外一种有人说是事多。这难买有失偏颇。当我们用语言来形容某个人的某种特质时,都需要和这个人,和时间空间和情境联结来看,看到这种特质所具有的优势所在。每种特质都有适合自己的空间存在,去找到ta。
2、我喜欢时间人格这种观点,我们平时生活中可以看看自己选择了哪种应对策略,是现在?还是过去?还是未来?重点是未来时间导向,它是个体想象的行为在未来造成的后果,那可能的实际后果是什么?需要自己去尝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