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在晚上查询资料,看到了一个标题为“好的爱情是啥样?读了这首20年前的诗你就明白了!”的文章(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观看),于是点进去,满满的感动,也引发了自己关于婚姻与生活的进一步思考。
关于生活与婚姻的思考,我们所追寻的不过是价值认同。
01 什么是价值认同?
我试着用三段论做一个描述。
是什么?价值认同这里指价值观(或原则)相同或相近,例如小军秉持的感恩之心、重视家庭、行胜于言、主动作为。
为什么?价值认同能将个人能量扩大,加持个人能量,从而影响持续深远。
怎么做?先不断问自己“什么什么重要?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再主动呈现自己,然后与价值趋同者建立链接,最后一起搞事情。
02 生活中价值认同实例有哪些?
第一个:个人层面的价值认同。
婚姻是个人寻找价值认同(我也称之为价值观匹配)最典型的例子,我们常说要“门当户对”,是包含经济基础门当户对和精神门当户对两个内容,经济基础决定了你所在阶层,精神影响你的生活品味。你可能有点晕乎了,举个例子。
假设现在你要选男朋友,一个男生出生农村打拼立足于城市,他可能憨实不解风情,但有坚实的肩膀;另一个男生出生城市年少多金的男生,他可能风流倜傥,你选哪一个?为什么选这一个?背后都是你的价值观影响着你的选择。恋爱其实也是一种价值选择,一个人寻找价值认同的过程。
第二个:家庭层面的价值认同。
我们期待的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此处谈到父母教育与自我教育。父母是家文化的营造者,其对自身的反省觉察,其夫妻间的共同成长,其对孩子行胜于言的榜样教育,三个纬度构成了家庭小系统。
第三个:社会层面的价值认同。
以罗振宇跨年演讲为例,他说要“死磕自己愉悦大家”做跨年演讲20年,而且把20年跨年演讲的门票一并发售,其团队创业2年,就做到与深圳卫视合作,公司估值上亿。为什么这么厉害?我想是因为他们的团队足够专业,打磨的产品市场认可,战略定位足够有号召力,取得了广泛的社会价值认同。
我想“珍惜眼前人”这句话用在此处是合适的,请珍惜你的朋友和家人,因为只有身边人对你的价值认同,并为你提供助力,你才能获得成功与幸福。
03 你害怕寻求婚姻的价值认同吗?
2009年9月,都江堰川农校园,英语课堂上,英语老师聊到她自己。她分享说,自己总没有做好步入婚姻的准备,宁愿一个人去吃饭睡觉,宁愿一个人旅行,宁愿一个人被父母催着。那天英语课上的什么内容,我一点想不起,但清晰记得她分享的经历。
或许是老师的故事种下了一颗种子,引发了我的思考。那时我就有这么一个思考,步入婚姻到底需要什么?追求什么是有意义的?
起初的答案是和另一半过得幸福是婚姻的意义,也是有意义人生的重要构成。现在我把它概括为婚姻需要做“预准备”。
教育学上有一个教育原则叫“准备性原则”,准备性原则,就是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新的教学。准备状态,是指学生在从事新的学习时,他原有的知识水平和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合性。
变化是世界唯一的不变,持续学习是应对之道。从这个角度来说,我愿意把婚姻这个过程理解为生活的新事物,新学习课题。既然是学习,那么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和能力状态直接影响着学习的结果,既然是学习,就应该有方法可寻。这就是我前面提到的婚姻的价值认同,婚姻的“预准备状态”的由来。
04 怎么做才能更好的寻找婚姻的价值认同
首先摆个观点,以供探讨。我认为寻找婚姻的价值认同需要做“预准备状态”,步入婚姻前需做经济收入、个人心态、原家庭合力,这3个方面的预准备。
准备一:经济收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婆本奶粉钱”准备好没。
在中国这个文化背景下,一般情况下是,只要小两口一结婚双方父母就会催着生孩子。你的收入,能否负担一个人全职带宝宝情况下的花销。
准备二:个人心态,有没有做好心理准备承担一个家庭责任。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她说关于婚姻:“自己如果和一个人见面,更看重的是人而不只是脸,毕竟已经过了看脸的年纪。”,我猜她所指的“人”,代表了对方的品味、修养及价值观等。婚姻家庭咨询中有一个观点,家庭关系中重要性排序依次应该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其它关系,现在你知道这个排序了,如果某天有人问这个问题——你老婆和母亲同时掉河里,你先救谁? 这样的时候,如果你能大声回答对方“救老婆”的时候,你就准备好结婚的个人心态了。
准备三:家庭合力,一个家庭是否准备好迎接另一个完全不同成长背景的新成员加入。
婚姻是夫妻双方共同投资自己的各种资源去创造一个更好的家族,每个成员在家这个集合体里,产生情感交流相互扶持,产生价值观碰撞求同存异,贡献心力构建属于这个集合体特有的文化(家庭文化)。
新成员即将加入,原有家庭的核心成员间是否形成了凝聚力,家庭是否形成了接纳、尊重、包容的家庭文化。具体来说,你可以复盘,你的家庭经历买房、择业、病困等大事件前后的变化。
更多原创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自由主义者的独白(diandeng1990)
参考资料:
1、得到专栏《财富自由之路》——李笑来
2、《教育心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