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讲
……
问曰:《智论》(三十三)问:有人生值佛者,在佛法中,或堕地狱,如提婆达、俱迦梨等,此中何言去佛如恒河沙等国土,但闻佛名便得道耶?
问者是引用《大智度论》里的问答,对《观经》的经文表示怀疑。这一问怎么说呢?说有人活着的时候就遇到佛了,也在佛法当中,甚至跟佛出家,但是还有堕地狱的,像提婆达多不就是这样吗?俱迦梨不也是这样吗?他们都生身值佛了,还在佛法当中,可是这里为什么还讲“去佛如恒河沙等国土”,我们到极乐世界有十万亿国土,还隔了多少恒河沙国土,“但闻佛名”,佛身也没有见到,只听到佛名“便得道”了。为什么两者落差这么大?
答曰:不但以闻名得道,闻已修道,然后得道。
下面的答也是《大智度论》里的回答,说是讲“闻名得道”,但不仅仅是“闻名得道”,是先闻名,闻名以后修道,然后才得道。
举了一个例子:
如须达长者,初闻佛名,内心欢喜,诣佛闻法,而能得道。
他闻名了,听说释迦牟尼佛很欢喜,然后去拜见释迦牟尼佛,并且闻法,“而能得道”。
闻名为得道缘,非得道也。
“闻名”是得道的因缘,是一种缘起,不是闻名当下就得道。这是《大智度论》里的回答。
下面还有:
问曰:此经言“闻诸佛名,即时得道”,不言“闻名已,修道乃得”。
问的人又有问题了,他说经文讲的是“闻诸佛名,即时得道”,没说“闻名已,修道乃得”,你怎么说是“闻名已,修道乃得”呢?
答曰:今言“即时”,不言“一心中”(上“念中”也),但更无异事间之,故言“即时”。
他说,这个“即时”你理解错了,“即时”不是在一心当中、一念当中,当下就这样;是隔了时间,但是在隔了时间当中,没有别的事在中间间杂着,所以叫“即时”。
譬如经中说“修慈心时,即修七觉”。难者言:“慈心三昧有漏,是缘众生法,云何得即时修七觉?”答者言:“从慈起已,即修七觉,更无余法,故言‘即时’”,即时有二种:一者同时;二者虽久,更无异法,即是心而得修七觉,亦名即时。”(文)。
“修慈心”,比如修四无量心。“修七觉”,就是修七菩提分、七觉支。有人提出疑难了,“慈心三昧是有漏的,是缘众生法,怎么能说即时修七觉呢?这两个不是够不着吗?”他就回答说“这是从修慈起以后,接着就即修七觉,在这中间没有余法相间,所以叫‘即时’”。他解释“即时”有两种,一个叫“同时即”,一个叫“异时即”。“异时即”,虽然两件事隔得久,但是中间没有异法间杂,这样也叫作“即时”。
他引用《智论》这一大段,下面是来疑难的。
准例今“即”,亦应顺次,何必发心一念即生为现益也?
因为经文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有人对此不敢接受,说“发三种心,当下就能往生吗?”引用《大智度论》,说应该不是当下即时往生,是久久以后才能往生,不是“同时即”,是“异时即”。
我们学教理,这里要搞清楚,不然别人举出《大智度论》,我们可能就哑口无言了。如果是“异时即”,那就是“别时意”了;如果是“同时即”,在发起信心的当下往生就决定了,所谓“平生业成”,不需等待临终。这跟我们的往生关系巨大,所以对这个“即”一定要搞清楚。
看下面的回答:
答曰:此难甚非。
他说,你这种反驳、反难太没有道理了。
《论》文既许“即时”有二,今“即”何必非同时也?
《论》文既然已经说了“‘即时’有二”,你怎么一定说这里不是“同时即”,一定是“异时即”呢?那是你的见解。
若执发心修行方生,中下、下中闻已命终,即说“得生”,为虚言耶?
如果你执著地认为发三种心以后还要修行,然后才往生,说明这是“异时即”,不是“同时即”。我就举两个例子,一个是中品下生,一个是下品中生,他们都是闻到名号当下就命终了,经文也说“即得往生”,难道中品下生和下品中生都是虚妄的吗?
中品下生,我们翻到《圣教集》175页,“中品下生者,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孝养父母,行世仁慈。此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其广说阿弥陀佛国土乐事,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闻此事已,寻即命终,譬如壮士屈伸臂顷,即生西方极乐世界”,根本就不谈修行的事,听到就往生了,这是中品下生。
下品中生,翻到177页,“或有众生,毁犯五戒、八戒及具足戒;如此愚人,偷僧祇物,盗现前僧物,不净说法,无有惭愧,以诸恶业而自庄严。如此罪人,以恶业故,应堕地狱。命欲终时,地狱众火一时俱至。遇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接下来讲这个人有修行了吗?根本没有谈到。“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地狱猛火化为清凉风,吹诸天华。华上皆有化佛菩萨,迎接此人。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这是先反驳他,说《论》讲了两种“即”,一个是“同时即”,一个是“异时即”,这里讲的恰恰是“同时即”,并且举出《观经》的中下、下中两品来反难。
接下来举《论》文:
何况《论》文有多“复次”。
《论》文里关于这种情形讲了好几重状况。
第一义云“有二种佛。为法性生身佛故,说乃至闻名得度;为随众生现身佛故,说虽共佛住,随业因缘,有堕地狱者。法性生身佛者,无事不济,无愿不满”。
佛接引众生的形式有两种:一个是“法性生身佛”,就是报身佛,报身佛是法性生身佛,所以他的功能力用不一样,“闻名得度”;一个是“随众生现身佛”,这就是化身佛,是随众生的业感所现的佛。这样的佛,比如释迦牟尼佛来此娑婆世界随众生业感所现的佛身,“虽共佛住”,哪怕你跟佛在一起,在后面跟着,像提婆达多之流,“随业因缘”,如果有恶业因缘,还有可能堕入地狱,“有堕地狱者”。可是,法性生身佛就不一样了,“无事不济,无愿不满”,所以可以“闻名得度”。阿弥陀佛是什么佛?当然是法性生身佛。
第二义云“复次,佛身无量阿僧祇种种不同。有佛为众生说法,令得道者;有佛放无量光明,众生遇之而得道者;有佛以神通变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者;
这就是身、口、意三业利益众生的不同方式:一是说法得道,就是口业;“放无量光明”得道,或者是“神通变化,指示其心而得道”,这通于身业和意业。
有佛(众生)但现(疑为观)色身而得道者;
这是跟前面的句子一道来的,因为佛身有无量阿僧祇种种不同,利益众生的方式各不一样,有的佛是这样,有的佛是那样,这里说“有佛(众生)但观色身而得道”。
(乃至)有佛,众生但念而得道者;
这个“念”包括称念、忆念。众生只要念,就可以得道。
(乃至)有佛,众生但闻名而得道者。为是佛故,说言‘我作佛时,其闻名者,皆令得度’”。
最后一种“有佛”,正是因为这样的佛,所以佛才说“我作佛时,其闻名者,皆令得度”。
这就是佛身有无量阿僧祇种种不同,各有因地的因缘,果上度化的善巧方便不一样。其中,有的佛是以光明照触令得道的,或以神通变化令得道的,或以口说法令得道的,这里也有“但闻名而得道者”,所以佛有时候就讲这种情形,“我作佛时,其闻名者,皆令得度”。
阿弥陀佛是哪种佛呢?是专以名号度众生的佛。有人说“诸佛当中不也有以名号度众生的佛吗?”是的,但是阿弥陀佛的别愿还有不同,阿弥陀佛的名号度众生,是令我们常没凡夫直接往生报土的,这是他的别愿。诸佛以名号度众生,未必是常没凡夫,也未必能够直生报土。
第三“复次”,前所引也。
他讲了很多“复次”,第四义还有“复次”。前面问难当中所引的是“第三‘复次’”,就说了“同时即、异时即”。
第四义云“复次,有众生福德淳熟,结使心薄,应当得道。若闻佛名,即时得道。
有的众生,他的因缘成熟了,福德也厚,烦恼也轻,他就应该得道,到时候了。所以,这时候如果遇到佛名的话,当下就得道。
又复以佛威神力,故闻即得度(此似别义,而成前义)。
因为这是另外起的一句话,说“又”,所以看起来似乎是说另外一种内涵,其实是说明前面那一句的,前面说“若闻佛名,即时得道”。“若闻佛名”为什么能够“即时得道”呢?这是“以佛威神力”,所以“闻即得度”,说的是一件事。
譬如熟痈,若无治者,得小因缘,而便自溃”(余文略之)。
疮已经熟透了,即使没有医生来医治它,稍微碰一下,它可能就破了。
此初二义,大乘实义,所引一义,似附小乘。或可后二义通大小。
这里总共举了四义,其中“初二义”属于大乘真实之义。问难者所引的“第三‘复次’”是附于小乘所说法的,所以是不究竟的,也就是不了义。我们闻法一定要以了义教为标准,所以还是以前面第一义、第二义为准。或者说第三、第四这两义也不完全是小乘,通于大小。
凡彼《论》中,论诸法义,此例非一,见者可知。
引用这里的问难是要说明,这里所说的“发三种心,即便往生”是“同时即”,是闻到阿弥陀佛,以阿弥陀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他的别意弘愿的缘故,当下即时得往生的,不是“异时即”,不是小乘,这是顿教一乘至极真实之义。不可以小乘教义,或者权教之义,以方便显现化身佛这种因缘来谈,不可以的,何况它有别意弘愿所成。
所以,判教就特别重要。因为佛法说得特别多,每个人都可以举出理由,你说“闻名就往生”,他说“那不是即时往生,是过很久很久以后才往生,这是菩萨说的,经典里也说了”。他是对什么人、在什么情形下说的,你要听明白,那是讲的随众生现身佛,不是法性生身佛;又是说的通途的情形,不是说弥陀别意弘愿,怎么能拿到一块儿来说呢?
不同的见解往往在诤论,反驳的人也说不出道理,信仰的人说“我就这么信”。当然,能这么信很好,可还是不能让对方信服,不能举出有力的教证。反对的人也是一片模糊,只是理解某一方面的话,不能通达地理解。这些是我们佛弟子需要共同提高的地方。
佛法不是不可以疑难,欢迎大家来疑难,而且真理越辩越明,希望通过这个疑难的过程,大家都增长对净土宗,乃至对通途教理的理解。当然,这也是看各人的根机,年纪大了专修念佛就行了,这些都没必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