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台山赋

天台山赋

作者: 老宏 | 来源:发表于2021-05-09 17:52 被阅读0次

文/王世宏

国清寺外牌坊

人之显者,或以其功也;山之著者,或以其高也;水之扬者,或以其灵也。今天台之山名盛,何以也?

夫天台之山者,处浙东之吉地,傍东海之水滨。上应太微之三台,更分牛女之仙邻。徐弘祖游记之篇首,李唐客诗章之逡巡。焕人文之彪炳,极山岳之凤麟。因其冥奥,不列五岳而汇诸山之奇秀;因其幽迥,未载常典而集三山之精神。

隋梅

法华一宗,始创者智顗,发轫乎天台。寺名国清,佛法鸿开。处五峰环抱之腹,卧双涧潆流之隈。老木参天而碧拢,群芳应时而香回。栩栩也,十八罗汉雕像;翩翩也,独鹅朱字高碑;寂寂也,隋僧栖魂之老塔;勃勃也,祖师手植之白梅。夜思罗汉小乘,昼蹑孙公高才。夏效老僧趺坐,冬傍梅蕊冰腮。况佛祖开山几百秋,一行到此水西流,岂不鲜哉!

琼台仙谷,紫阳结丹修炼之处,道教南宗祖庭之方。灵溪奔流而潭明灭,青峰对峙而云短长。摩崖大字,龙蛇笔走;凌空飞瀑,素练飞扬。轩辕受液之地,王乔驾鹤之冈。葛玄制丹之境,刘阮遇仙之乡。八湖清秀,双阙高昂。壮美之龙潭瀑,精巧之悬空廊。纵憾桐柏宫之水底,犹赞小黄山之风光。

石梁飞瀑

石梁景区,美煞人眼。溪则千回,径则百转。或拨乱藤而腰躬,或步悬桥而腿软。一印中流,汉谬小篆;双溪穿梁,蔚为大观。书则铁划银钩,瀑则声雷素练。气以书凝,书以气冕;瀑以梁奇,梁以瀑险。更有方广三寺,五百罗汉应真之地;篁竹千株,俊朗君子修身之范。

华顶杜鹃

云归华顶,浙东胜景。苍翠夹陌,芳颜遍岭。登巅之路仄仄,送目之处炳炳。杜鹃之树有冠王者,干则虬劲而近太行之松,枝则旁逸而若藤萝之梗。一树千花,团团兮大同之境;一花百簇,雍雍兮泗水之圣。山之缓处,杂以茅屋三间,茶园数顷,可以消闲,可以纵兴。晴则赏云,雨则冶性,我之来兮,三生有幸。

噫吁!天下得自然灵秀之地何其夥矣,然天台汇山水之灵秀于一域,融佛道之渊源于一身,纳诗人之彩笔于一驻,非独偶然也!

相关文章

  • 《游天台山赋》

    《游天台山赋》 晋·孙绰 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

  • 天台山赋

    文/王世宏 人之显者,或以其功也;山之著者,或以其高也;水之扬者,或以其灵也。今天台之山名盛,何以也? 夫天台之山...

  • 典故‖孙绰赋

    东晋 孙绰任永嘉太守。 向往山水佳境,欲摆脱世俗羁绊,便写下了这篇赋。 孙绰此赋并非真实游记,而是对天台山神思飞扬...

  • 掷地金声——七绝

    天台山赋出孙绰, 文秀词华妙横生。 掷地金声合乐律, 千年留赞美文成。

  • 重读孙绰《游天台山赋》

    可能有人不知道孙绰及此赋,但一定知道“掷地有声”这个成语,它即出于此。 《晋书·孙绰传》云: (绰)尝作《天台山赋...

  • 浅读《徐霞客游记》(一)

    《游天台山日记》是徐霞客公元1613年,初游天台山所记。天台山地处浙江省东中部天台县。整篇文章详细描述记载了天台山...

  • 寻瀑不遇遇雾海

    “赤城霞起而建标,瀑布飞流以界道”,诗句出于孙绰的《游天台山赋》,可见桐柏瀑布晋代时便与赤城山并为天台城的地理标...

  • 桐柏蓄能电站与天台山大瀑布的旷世奇恋

    天台山,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氏,也就是黄帝,慕名来到天台山,拜九原子为师,学习炼丹之法。后悟到天台山...

  • 知青-我的芳华(四)

    (十五)天台山 说起名为“天台山”的山,在全国起码有几十座之多,其中名声最大的当属浙江天台(台读平声)县的天台山。...

  • 古人练字故事:王羲之、苏东坡、柳公权

    1、王羲之天台山拜师 王羲之在兰亭修禊之前来到天台山,被天台山的美景吸引,便在山顶住了下来。他尽情欣赏日出奇观和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台山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hv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