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奇人物赵海京

传奇人物赵海京

作者: 路福 | 来源:发表于2022-07-11 10:50 被阅读0次
    赵海京(左二)在进士府讲解

    2022年7月10日,一个雨后凉爽宜人的日子,在邯郸市小小说沙龙韩吉祥老师的组织下,在永年太极广场,我近距离地接触了一个心仪已久的传奇人物——赵海京。

    之所以说近距离,是这一天,赵海京开车,我坐副驾驶,参观了赵王5号和4号陵,看到了他家中琳琅满目的收藏品,游览了进士府,包括后来在沙河市的赛班岛房间就餐,我一直跟在他的身边。

    赵海京中等身材,不胖不瘦,没有普通老板常见的肚腩,给人一种力量感。我不想说他投资32万元义务编写《河北铺村志》,用4年时间将全县400多通石碑全拓了一遍,在临街的房子内建立“周末童趣园”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辟“家庭图书馆”和“书报阅读会”,也不想说他成立“青少年活动园地”等关心下一代人的成长,只想说说他的收藏。

    如果说时间的表达方式是物品,那么物品就是时间的沉淀和储存。因此,赵海京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搞收藏,显然是想把时间存档,因为每件物品都有时间的烙印,而其背后的故事,又往往让人感慨万千。

    去年5月15日,也是一个细雨纷飞的天气,我参观了广府城东门外的民风民俗博物馆,对里面海一样的藏品惊奇连连。不必说农民耕地、播种、收割还有打场到入仓的各种农具,也不必说妇女纺棉花、染线、织布、剪裁直到制作服装成品整个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单单是小贩串村担担的各种物品,一下子就把我拽入儿时的记忆中,让我留恋忘返。后来我才知道,这些藏品的主人,叫赵海京。

    前段时间有人建议我写写麦收的记忆,我说“男人怕割麦子,女人怕坐月子”,麦收得紧,麦收得累,麦收得苦,堪比女人临产的生死考验,实在是没有一点甜美可言。但我还是写了,因为没有那时的苦,体会不到现在收割机“轰隆隆”一过,站在地边柳树下,用手机转账收款的甜。

    望着这些弯把的镰刀、有些锈迹的铁锄、明晃晃的犁尖,还有从井里打水用的辘轳,拉粮食用的排子车,驴子的“围脖”,老牛的“口罩”,这些曾经和人们息息相关的用具,很快就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被时间的长河淹没,心里总有一种无可奈何地落寞。

    和我们同车的,还有永年区作协主席赵彩霞。她在和赵海京谈着收集民俗的计划,中间提到“抢救”这个词,让我十分感动。

    是啊,他们出钱、出力,忍受着别人无法理解的眼光,为了保留这些物品,留存一段历史,他们都在竭尽全力。在我眼里,他们都是有情怀的人,有信仰有目标而且能付诸行动,他们都是能放出光芒的人。

    在去赵王陵的路上,赵海京接了个电话,有人手里有“仁丹”,问他要不要,他当场拍了板。我们这个年龄的人,自然知道这是暑期必备品,而现在每天在空调屋的年轻人,可能对这种药物,听都没听说过。也是,随着生活条件的日新月异,就连“中暑”这个词也会淹没,何况治疗它的药物“仁丹”?

    看了赵王陵后,我们到了赵海京的家,边谈边休息。通过大家的介绍,我知道他收集的《人民日报》缩印本和《农历》,从建国初期到现在,一本都不缺。他还收集了万余条的老对联,目前已整理成册,出版了《中国通用庙宇祠堂对联》一书。

    一杯水后,我们上了二楼,这里完全是书籍陈列馆,政治、历史、文教、卫生、文学、连环画、少儿读物、文献、地方志、字典等,塞满了一个个橱柜,让我感觉除了海一样地多,就是麻一样地乱。一个小屋里还有好多麻袋,赵海京说,都是最近从外面买来的,还没顾得上整理出来。

    我从小就喜欢读书,什么样的书都看,往往是囫囵吞枣,没什么记忆。但看到赵海京收藏的这些书,多年前的许多故事又闪现在眼前。同时,我也不得不佩服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因为他的努力,这里的每一片纸,在合适的人眼里,就是无价之宝。

    《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邯郸日报五十年》、《大名文史资料》、《中共魏县党史大事记》等,对当下各地正在筹建的党史馆,必然会有所借鉴;《中国企业大词典》、《卫生管理词典》、《倒序现代汉语词典》、《小学生作文描写词典》、《法律小词典》等,对一些专业研究人员,可能会一字千金;《中华诗人》、《中国歌谣选》、《名人名言录》、《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泰山历代诗选》、《松风梧雨集》等,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都是创作的工具和灵感。

    《刑场上的婚礼》,让我重温那个年代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壮志豪情,《刑警队长》,让我感叹在抽丝剥茧中屡破奇案的艰险,《血疑》,让我眼前浮现出山口百惠那张灿烂如花的俏脸。《儿童时代》、《少年文艺》,我想起了学校门口的旧书摊,《地道战》、《铁道游击队》、《野火春风斗古城》,书上的文字和电影的画面交替出现,往日的时光重现在眼前。

    出门的时候,门口右边纸箱子的最上面,摆着一本《朝阳沟》,我随手翻了翻,熟悉的唱段扑面而来,嘴里不由自主的就唱起来:“当个啥?啥,当个农业科学家!”猛抬头,发现大家都已走远,不觉暗笑自己的痴迷。

    赵海京说,这里展示的只是一小部分,好多地方还有,都是塞得满满当当的,很需要系统整理。现在家里的生意放手全给了儿子,自己也好让自己退休,专心致志搞自己的爱好。

    他不说他的年龄时,我还认为他是个四十多岁的年轻人,他说到是1961年生人,才知道比我大了整整6岁。我说看不出来,他调侃说头发是染过了的。有人说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人,我想这句话用在赵海京身上,看他走起路来虎虎生风的样子,最是合适。

    在赵海京母亲居住的小院,每间屋子也被塞满了收藏品,确确实实需要有个展示的地方,否则就是巨大的浪费。老母亲已九十多岁了,身体康健。

    参观结束,已过了中午1点,赵海京孩子安排的饭店已有人在催。路上,赵海京介绍说,沙河市的这个饭店很有味道,去了我才知道,这不只是有味道,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就是卫生间的门口,都有专人在递发洗后擦手用的纸。

    菜是好菜,酒是好酒,关键我身边还坐着赵海京这个好人。在收藏的路上这么多年,他一定忍受了常人体会不到的心酸,但他却一直微笑着,甚至酒也不喝一杯,好像就是为了给我们专心开车。

    我心中埋藏很深的那块柔软,终于被碰了一下,酒杯也端得勤了起来。因为这时的我彻底明白,他是真心把收藏当作自己的事业,乐于奉献,不计报酬,一心一意在做功德。我想他也清楚,只有对这些物品抢救式的收藏,才能把这白驹过隙的时光凝固下来,让后来人记住曾经发生的故事,以史为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向赵海京老师敬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奇人物赵海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igb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