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陆陆续续地整理之前写过的一些python项目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你get到一些新的技能后,回过头再去看之前写的代码,总会发现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可能就是古人常说的“温故而知新”。
其实,不光是在学习这件事儿上是这个道理,打磨产品的过程中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就拿今天的一件小事儿来说吧。
晚上我打开得到app,在首页显眼位置写着《得到例会:我们干过哪99件不靠谱的事儿?》明知道是标题党,但还是忍不住点进去看了。没想到这一看居然没收住,把原本打算要写作的时间给耽误了。
不过,既然能吸引我坚持看完,那一定是有些东西触动了我。于是,当下决定趁热打铁,就把今天听得到的几点体会拿出来做个分享。
脱不花说:“创业是对你整个人生一个巨大的整理过程。不仅有增量,因为你创业后有很多新的事需要你处理,更重要的是说,其实它是对你人生一个巨大的整理,包括对你历史上所有的经历,历史上你是不是一个有信用的人,是不是靠谱的人,你有没有攒点人品。这是个整理。”
我很赞同上述观点,同时,我也有个人的一些理解。我认为,创业也好,做产品也好,都是个人资源的一次梳理和整合的过程。
首先,从战略层面,你要明确你要从创业过程中或者产品中得到什么?你的用户能从中得到什么?这就需要你跳出社会赋予你的固有角色定位,和你的潜意识以及你用户的潜意识做一个深层次的交流。
我们往往会犯的错误是,想当然地认为对自己好的东西也一定也是别人需要的。就拿《得到》这款app 来说,你觉得它好,于是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但他并不领情,你说多了他还觉得你装逼,觉得你只不过是在缓解“知识焦虑”。
其次,从能力圈的层面,你得明确你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哪些事,得有取舍。这就需要你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不仅仅局限于个人能力,还包括道德准则。
曾有朋友劝我,为什么不去买一些僵尸粉,为我挂在网易云课堂上的课程冲量,这样我就能快速登上首页推荐,从而利用用户的从众心理,吸引更多的学员购买。
可能是我生性比较耿直,没有采纳这种建议。原因很简单,我不能自欺欺人。一开始就愿意掏钱购买的客户,那是出于对我的信任,或是对我的产品有真实需求。如果体验好,他们是能带来转介绍的和复购的。
而那些花钱雇来充数的僵尸粉,他们看中的只是那一份佣金,对知识本身没有需求,更谈不上忠诚度。而且,一旦他们和真实学员接触后透露了这里面的猫腻,那真实学员的感情就被大大伤害了。信任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拉不回来了。
有一句话,罗胖儿总结的很到位:“如果想创业,所有道德上有瑕疵的事儿不能干!”因为,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你没出名还好,万一要是哪天成了,之前那些见不得光的大事儿小事儿可能全被揭出来,你整天都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
所以,我宁愿选择慢慢打磨自己的产品,也不去做今后会让自己后悔莫及的事儿。
再次,梳理你的资源结构层,分清谁是我的朋友,谁是我的敌人。自古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里的“道”我想把它的定义拓展一下,不仅仅是指正义、道德这些字面理解,还指战略。你的战略方向选对了,就会有人看好你,主动来为你赋能。相反,如果战略不对,任你在再三头六臂,那也是孤胆英雄。
举个例子,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每次危难关头都有神仙出手相救,不是因为孙悟空跟神仙关系好,而是因为各路神仙认为去西天取经的战略是靠谱的,所以他们愿意为唐僧保驾护航。
好了,说了那么多其实都是自己的一些心得和感悟,时间仓促,也没有做太多的润色。文章写出来就是为了引发讨论,期待您的点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