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是不是总是一味地迎合别人 ? | 讨好型人格要如何欣赏自己 |

你是不是总是一味地迎合别人 ? | 讨好型人格要如何欣赏自己 |

作者: b5b338574587 | 来源:发表于2018-04-12 23:24 被阅读0次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总是“是是是,好好好,你决定吧,我无所谓”挂在嘴边,TA们似乎无欲无求,总是随波逐流,也总否定自己的想法。难道TA们真的没有脾气吗,真的没有自己的需求吗?

或者你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又被称为“迎合人格”,就是我们常说的好好先生、好好小姐。也就是“一个人以别人的需求为中心,即便本心上做不到,也会假装能做到”。也就是牺牲自己、成全他人,委屈自己,悦纳别人。

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写过一本书,叫《讨好是一种病》(The Disease to Please),她在书中提到:“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起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阅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说实话,我们中国人很多都是这种讨好型人格,网友曾经归纳过中国人常见的8大委屈:

1、都不容易

2、你喜欢就好,随便吧

3、忍一忍就过去了

4、别伤和气

5、那好吧

6、可以没问题,再晚我也会做完

7、习惯就好

8、别管我了

这8条真是条条扎心,有没有戳中你的小心脏呢?我们在这个大文化背景下,一直习惯了中庸与和谐,集体利益至上,他人利益优先,让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了妥协,习惯了压抑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塑造了两种人,一种就是心口不一、戴着面具做人;另一种就是中国式的老好人,处处牺牲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真正的诉求,一切都围着别人转,虽然自己心不甘情不愿的。久而久之,就成了讨好型人格。

讨好者通常有什么表现?


“没有需求”


他们似乎总是没有任何需求,或者可以说,他们总是在压抑自己的需求。他们几乎不会提出自己对别人的期望,要求、喜好,或不赞成,似乎从来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我认识的一位女性朋友,是个典型的讨好者,我们日常的相处,她总是那个跟随者,也总是那个无欲无求、一直迁就别人的人。身边的朋友们,有的就会一直使唤她,因为知道她不会拒绝。她也不会和别人说她的需求,一起出去玩,想去哪里、想吃什么,都会听从别人的建议。她好像什么都ok , 但其实,她只是想让自己处于安全区内,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冲突和繁琐。

害怕与人起冲突


讨好者们本能的回避一切可能起冲突的场景和事物,因为习惯了以讨好的姿态来迎合他人,所以得到他人的肯定和温柔对待是他们活着的意义,也正因为此,就会害怕与人起冲突,害怕自己好不容易维系的形象就此坍塌,害怕自己变成孤独的一个人,而没有人陪伴。@十年清梦绕兹楼:我其实就是讨好型人格,没有自主,害怕与别人冲突,不敢轻易对别人说不。就比如明明很讨厌舍友没日没夜的打游戏开黑,该休息时间大喊大叫,我也没有也不敢说什么,也好像觉得自己也没有足够优秀去说别人。

习惯妥协


讨好者们即使与别人有了冲突,可能就是语气上的严厉,他们也是最先道歉的那个。@邝大宝宝宝宝:为什么我是熟人眼里的“老好人”?这就是原因。害怕对峙,害怕冲突;看似乐于助人,单并非出于自愿;察言观色,怕被人否定;即使做不到,也假装能做到。

不懂拒绝


讨好者们总是不懂拒绝,也或许是不敢拒绝,他们会觉得自己一旦拒绝别人,别人就会对自己不好,远离自己。也正因为此,他们容易被一些人利用,反正你不懂得拒绝,那就使劲的要求你呗。有时他们会遭遇一些不合理的要求,他们还是不会拒绝。内心活的很累,嘴上还说着没关系,这就是讨好型人格最好的写照。我本身也有一些讨好者的嫌疑,也是不会拒绝别人,所以买东西时充分暴露这个问题,不会拒绝热情的售货员,于是买了一堆“食之无用、弃之可惜”的鸡肋东西。然后提醒自己下次一定要坚决拒绝不必要的推销,然后下一次还会犯同样的错误。

营造善良和谐的假象


金马影后马思纯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总是一副傻大姐的样子,凡事都笑哈哈,也不与人起冲突。在参加《快乐大本营》时,马思纯和关晓彤一起做游戏,关晓彤讲橡皮筋使劲的谈到马思纯的嘴上,马思纯的嘴立马就肿了,眼里顿时满含泪花,但还是笑嘻嘻的说“关晓彤你是有多恨我”。在其他的节目中她也有类似的表现,面对朋友的捉弄,似乎习惯了,就是一个好好姐姐。在生活中,相信很多人也都是这样,营造一种和谐的假象,虽然内心有怨言,但表现出来就是“一切OK”的样子。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


日本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就是典型的讨好型人格。童年时得不到父亲的爱,就扮鬼脸来逗父亲开心,她的一生其实可以有很多幸福的机会,但正因为讨好型的人格,使她离幸福总是很遥远。她对谁都一腔热血,对谁都爱的很满,去讨好他们,希望得到自己一直渴望的爱。她似乎从没想过自己的一生要如何过,要如何顺着自己的心意去爱、去生活。

松子是善良的,但却是被嫌弃的。


假如童年时,她不那么在意父母对妹妹的偏爱,承认自己在家庭中得到的爱不是那么多,然后寻找为自己创造幸福的机会,她的命运应该就会得到纠正吧。

她没有纠正自己的命运,继续着讨好的生活,所以为了父母而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为了父母去做自己不爱的工作,委曲求全的包庇偷钱的学生,然后导致自己背黑锅、被逼辞职,离开学校。然后丢了工作,还丢了一份珍贵的爱情。

讨好并不会带来尊重


我们总能发现这样一个定律,你凡事都忍让,都迁就别人,别人就会对你越嫌弃、越不好,越不尊重你。相反,你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别人却不敢轻易招惹你,而是对你有满满的欣赏和尊重。松子在和第一个男人同居的时候,她以为那是爱,被爱蒙蔽了双眼的松子就此成为这个男人利用的对象。松子选择的这个男人是一个暴躁无能的立志成为畅销书作家的八女川。他逼迫松子出去赚钱养家,还动手打松子,松子借到钱后,没有换来欣赏与尊重,甚至一丝的安慰都没有,有的只是更严重的暴力。

讨好让你低到尘埃里


一味地讨好别人,只会让你一直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套用张爱玲写给胡兰成的话“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朵来”。遇见爱情,遇见欲罢不能的爱情时,我们也许会放低姿态,让自己变得很低很低。放到讨好型人格身上,对于周围的人是如此,对于自己爱的人更是如此。你以为你选择的是爱你的人,其实,只是不断让你放低姿态的人。在电影里,松子在爱情里满是伤痕,她也一次比一次低,一次比一次的更不爱自己,后来是彻底的自暴自弃。

第一个男人被火车轧死后,松子的第二个男人出现了,这次,松子是作为情妇,而第二个男人选择松子的原因很简单粗暴,因为八女川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他不能打败八女川,就占有他的女人。就因为这个男人说过松子的身材很好,松子于是去应征脱衣女郎。松子似乎丢掉了自尊,老板还没开口,她就自己脱光了衣服证明给别人看。

讨好有时候让人承受不来


松子是一个为别人奉献自己一生的人,她的一生也是悲剧的一生,她对生命中的每个男人都付出了满满的爱,但没有人曾能承受她的爱。她错就错在从来不曾真正思考过,没有理性,而是一味地靠着感性去接近爱。于是,悲剧就是一个接着一个。

讨好型人格如何学会欣赏自己?


讨好者们总是缺乏对自己的准确认知,需要通过别人的认同或者服从他人来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本质上,他们是和世界所割裂开来的,是没有真心的朋友的。他们看不到自己的特殊,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意识不到自己和别人一样,也需要尊重与爱。

作为讨好者,要如何改变自己呢?

1、意识到自己有“讨好倾向”


首先你可以审视一下自己,是否存在这种讨好倾向,你是不是总在迁就别人,总是委屈自己,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诉求。并且你要能意识到这种讨好对你产生了什么负面影响,你是开心呢,还是假装开心呢。所以这是第一步,我们得先认识到自己是否有这种倾向,才能想办法去改变。

2、关注自己的需求


当你在满足别人的诉求时,对自己说“她有需求,我也有需求啊,为什么非要让我迁就她呢?”。个人觉得这个方法是十分有效的暗示方法。当你这样换位思考的时候,就会听到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你和别人没什么两样,你是值得拥有尊重和关爱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要委屈自己,让自己成为那个放低姿态的人呢?如果你已经习惯了这种迁就模式,就开始试着关注自己的内心一次,如果你还不是,那就不要轻易开始迁就。因为一旦开始,可能就此会成为你的习惯模式。

3、看清自己的讨好模式


如果你十分确定自己是个讨好者,就开始有意识的观察自己的讨好模式吧。面对不同意见时,你是坚持和明确自己的意见,还是直接随大流?面对可能发生的争吵时,你是据理力争还是直接回避?争吵发生后,如果不是你的错,你会道歉吗?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和选择来看清自己的讨好模式。

4、从此刻开始,学会拒绝


不要等以后,就从此刻开始,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要求。如果你觉得你拒绝之后,你们就很难做朋友了,那么,这个人就真的不会是你的朋友,或许从来就没有把你当朋友。既然如此,即使失去,也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朋友会考虑到你的现状和能力,不会对你提出什么非分要求的,即使提出,也会尊重你的意见,而不是翻脸就不认人了。

做你自己,拒绝讨好。


更多心理学知识,关注微信订阅号小麦心理X(xiaomaixinlix)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是不是总是一味地迎合别人 ? | 讨好型人格要如何欣赏自己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rq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