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时光,属于九十年代;深刻的记忆,也似乎停留在童年时代。此后,时间过得飞快,记忆似沙尘易抹去,只是把手弄得有些脏而已。
小县城,一块钱就是富有了,可以买到两包牛肉末、三袋无花果、再加三毛的雪糕和两毛的豆沙冰棒。三毛以上的零食就算是“轻奢”一族了。
心中无边的田野,到达五公里外就是极其长途的旅行了,有没见过的另一番天地;还有似乎藏着无尽美食的老街道,炸洋芋、凉粉、麻辣烫、汤圆、烧烤……只恨零花钱不够多。
表哥骑自行车带着我们穿过种着高大梧桐的人民路,枯黄的落叶。从没觉得过街道窄小,其实快一点儿五六分钟就走完的人民路,那时在我心里算得上是如今的长安街吧。街上放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歌,印象最深是《相约98》,后来成了好多城乡结合部酒吧的招牌,“相约酒吧”……
现在看起来,一切却乏善可陈,样式风格模糊不清的楼房零星分布,一整片的广袤田野很难寻觅;街道还是那个样子,《热河》里唱“32路走来走去走不出盐仓桥”的感觉,只是人民路的树很多年前就因为扩路被砍光了,只剩一排似乎无论过了多少年都长不大的景观树,有桂花树、还有的不认识。小地方其实本质上变化并不会太大,方言、大致的方位、风土人情……唯有时代一去不返。
对故乡,谈不上爱也谈不上不爱;童年,也并不觉得都是美好,只是不知何故,在我印象里,总觉得九十年代特别漫长,于是这冗长的童年时代,悲喜景物都印在了心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