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曲折,字里行间也无太多温情话语,却在最后小男孩的一句“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中,打动心里最柔软的那部分,不禁令人鼻子一酸。
这是我们在通讲练习册时讲到的一篇阅读短文,我并没有急于给孩子们讲解,而是给他们3-5分钟的时间去独立思考,并组织语言来回答: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
之所以让他们没有任何交流讨论地去独立思考,是因为我想听听他们心底最真实的感受,文中的故事也许正是他们其中的一部分正在经历的!
班里一片寂静 ,每个孩子的大脑都在飞快旋转。
接着,我一一听取了孩子们的发言,同学们的回答差不多一致:父母无论再忙,都要抽出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
“那么问题来了,父母没有时间陪自己的孩子,有哪些原因呢?”
“太忙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又是什么让他们这么繁忙,连陪孩子吃晚餐的时间都没有呢?”我步步紧逼。
“工作”
“为什么要工作?”
“为了养家糊口”我的问题层出不穷,同学们对答如流。
“是啊,试想,你们的父母难道就不想休息休息,多陪陪自己的家人吗?”答案是肯定的。
“可是,他们依旧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投入工作,甚至吃饭的时候都在赶时间,甚至有的家长为了挣更多的钱,不得不远赴他乡,备受乡愁之苦。每逢春节,我们可以看到一批又一批因买不到车票而只能骑着摩托车,冒着风寒,昼夜赶路的骑行大军。一周的团聚,一年的分离。”
“他们为了什么?他们就不想时刻陪伴在家人左右吗?他们太想了,可是,为了挣更多的钱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他们不得不牺牲掉这宝贵的陪伴,20美金的价值就是对家人的爱。”
教室里一片沉默,有的同学低头不语,有的陷入沉思,我分明看到他们眼角处闪烁的泪光。
“也许,也许你们有时候不断抱怨,为什么我的爸爸妈妈不能带我去游乐场?为什么他们总是缺席我的家长会?为什么他们都抽不出时间和我一起玩耍?为什么?为什么……”
“可是,孩子们,当你们发牢骚,耍性子的时候,你们有没有想过你们的爸爸妈妈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呢?他们手上厚厚的茧子,身上层层的灰尘,还有,还有那额头上深深的皱纹。”
孩子们低头不语,但我知道,他们心里有一股感动的波浪,涌上心头。
我想让他们在希望父母能够站在自己角度思考问题的同时,也能站在父母的角度来体会他们的不容易!
“最后一个问题:你能为你的爸爸妈妈做些什么?”这次我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
“我要好好学习,长大报答他们,让他们衣食无忧!”
“我要给爸爸妈妈扫地、抹桌子”
“我会做饭”
“我会洗衣服”
“我会给他们讲笑话,让他们精神上放松。”
……
班里打破了深沉,他们的灵感真实而贴切,他们的声音动听而美丽,因为他们都怀着一份感恩之心。
20美金也许微不足道,但其映射的却是父子深情;这是一节普通的课堂,但其包含的却是孩子们对家长的体谅和感恩,这也正是我想要教授给孩子们的。
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升华孩子们心灵,提高孩子们品质的过程,这个过程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网友评论